在时代的浪潮中,每一个地区的飞跃都是战略眼光与实践智慧的结晶。在泰顺大安乡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他们正以“强城行动”和“生态工业三年行动”为双翼,翱翔于浙江泰顺经济开发区的新征程上。今天,让我们聚焦泰顺开发区大安生态科技创业园,一个集科技创新、生态宜居、高端制造于一体的新兴园区,它是如何在大安乡经济发展的版图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发展新篇章:大安生态科技创业园的崛起
大安生态科技创业园被泰顺县定位为中部生态产业客厅。以大安新兴战略产业为核心,构架商服中心,加强生态工业产业与泰顺中部(筱村、三魁、西旸、龟湖等)旅游资源联动。大安产城分布及自然生态特点,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四区多廊多点”的空间结构。一心:结合大安集镇,拓展产业服务配套,打造产城融合发展中心;两轴:沿南北向中兴路形成产业发展轴,贯通产业区块;沿迎宾路形成产城联动轴,紧密联系生活区和产业区;四区:分别为生态工业核心区、生态工业拓展区、城镇生活配套核心区、城镇生活服务区。园区总规划面积公顷,分三期开发,目前已经有6家企业入驻,一二期工业用地全部被其企业抢购一空。
我们的汽车从省道罗汉口左转仅几分钟,就来到了泰顺开发区大安生态科技创业园,园区前面33米宽的中心大道路口上,几辆汽车、挖掘机正在紧张地进行挖掘、运输等施工作业。过了路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安生态科技创业园的综合配套服务中心项目,这个项目是大安乡战略部署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该项目总投资1.44亿元,占地面积达21.9亩,总建筑面积约为平方米。该中心不仅是一个综合性的建筑群,更是一个集科技研发、人才交流、医疗服务和生活配套为一体的现代化服务中心。
大安乡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其中科技综合体是综合配套服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总部经济招引企业、博士工作站及生态产业孵化研发等。这一区域不仅吸引了高科技企业和研发团队入驻,成为了大安乡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人才交流中心则专注于高层次人才的住宿需求,为园区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优质的人才保障。卫生服务中心可满足1.5万-2万常住人口的医疗配套服务,确保了园区内员工的健康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随着入驻企业的不断增多,大安生态科技创业园综合配套服务中心的影响力也必将日益扩大。它不仅会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还吸引了更多高端人才的聚集,为区域经济的持续繁荣注入了强劲动力。在这里,每一个梦想都有被点亮的可能,每一份努力都能收获满满的回报。
打造营商环境:四措并举共绘企业共赢新蓝图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营商环境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其优化程度直接关乎着地方经济的活力与竞争力。大安乡乡长马徐向记者介绍,他们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优化了园区营商环境,还促进了群众本地就业,更引领了村企合作共赢的新风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面对企业的声声呼唤与深切关切,大安乡创新性地制定了领导班子包联机制,组建了一支由“领导班子+干部+部门+法律顾问”构成的强大团队,对入驻企业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这一机制不仅整合了各方资源,更实现了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双重提升。团队定期上门走访,从政策解读到困难解决,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调处、一扇门解决”的全方位支持,真正让企业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便利。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大安乡深知此理,通过设立企业用工协调中心,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与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与高校、科研机构携手,开展定向技能培训,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又填补了本地就业空白。在各村设立劳动服务站,组织群众实地参观企业,让求职者和雇主面对面交流,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用工与求职的匹配效率,实现了双赢局面。
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村企合作无疑是重要一环。大安乡积极探索村集体入股经开区企业的新模式,6个村庄联合组建强村公司,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预计每年以投资额5%的比例保底分红,这一创新不仅拓宽了村集体经济的增收渠道,更促进了产业的深度融合,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村集体经济呈现出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的蓬勃发展态势。
每月下旬,大安乡都会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政企联合会议——“企业家工作日”。在这里,乡主要领导亲自上阵,倾听企业经营的真实声音,针对包联团队难以解决的难题,集思广益,研究制定针对性政策举措,为企业排忧解难,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服务防线。这一平台的搭建,不仅加深了政企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更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制造业项目的璀璨星河:亿元级项目纷至沓来
走进大安生态科技创业园,6个亿元以上的单体制造业项目如同璀璨星辰,点亮了这片希望的土地。从华富维玻璃钢到傲视五金智造,从创盛内饰材料到诚亿机械设备,每一个项目都承载着大安乡产业升级的梦想。这些项目中,既有为动车、地铁提供中控台及内部装饰的“高精尖”,也有出口欧洲、东南亚的五金配件与无纺布设备,它们共同构成了园区多元化的产业生态。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华富维玻璃钢、傲视五金智造、创盛内饰材料三个项目已步入试生产阶段,不仅为当地创造了余个就业岗位,月工资水平更是达到—00元,有力促进了居民增收。待6个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可解决劳动力人,年产值高达4.5亿元,为大安乡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在温州傲视五金工业有限公司厂房看到,外面停了几十辆电动车,一楼有工人正在安装机器设备。一管理人员说,已经有40多名工人在二楼的生产线进行组装生产作业。据了解,这个厂家投资亿元的高精密冲压智造及装配项目,项目用地20亩,建设面积.8㎡,其中有4条组装流水线、精密冲压车间、全自动化注塑车间、全自动化电器元配件智能生产车间,生产规模为年产DIY五金万~万套/2~5亿只电子电器元配件,主要用于出口欧洲地区。
园区内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生产项目,总投资1亿元,由温州华富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创盛内饰材料制造项目,总投资1.1亿元,由温州创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无纺布设备制造项目,总投资1亿元,由浙江诚亿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这些亿元项目的入驻,无疑为园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它们的成功落地,不仅体现了企业对园区投资环境的认可,更彰显了区域产业升级的雄心壮志。而随着这些亿元项目的陆续投产,园区内将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链条,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入驻。未来,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记者手记:
“?无工不富”,大安乡有幸搭上浙江泰顺经济开发区这班“巨轮”,并强力启动前进的引擎。通过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进一步推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更难能可贵的是,大安乡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引下,正积极探索生态与工业和谐共生的新模式。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园区力求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共富大搬迁的后半篇文章,让环境更美、腰包更鼓、群众更乐。守护好这片蓝天绿水,打造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园区”。这种绿色发展的理念,不仅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也为大安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