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这个村太牛人民日报记者都为其代言啦

小伙伴们来猜一猜

上面这些图片是哪个村?

眼尖的小伙伴已经认出来啦

这是我县空山乡中坝村

3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

《四川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讲述了四川各地贫困居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

也向大家揭示了四川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秘诀

其中就有我们通江县空山乡中坝村

▲人民日报报道截图

原载于年3月2日《人民日报》

报道原文如下

真功夫换来真效果好景色融入好生活

四川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打赢脱贫攻坚战)

(人民日报记者:刘裕国)

沙发、电视、冰箱、太阳能热水器……四川省喜德县拉克乡新村村翁古拉哈的家,处处充满现代气息。54岁的翁古拉哈一脸笑意:“现在的生活,过去想都不敢想。”住了几十年茅草屋、木板房的翁古拉哈,如今住上了独具彝族特色的小楼房,新村新寨、新家新景,怎能不让他满心欢喜!

  脱贫必先安居。近年来,四川把幸福美丽新村作为脱贫攻坚的综合载体和有效平台,大力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落实专项资金27.2亿元,89%用于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覆盖了去年脱贫“摘帽”的个贫困村,建设巴山新居个、彝家新寨个、藏区新居个、乌蒙新村个。截至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个,惠及农民.29万户。

  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大瑞乡林沟村,距县城25公里,曾是全乡13个村里“最穷的”,总投资余万元的彝家新寨建设,让村民们住上了好房子,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民风民俗活动广场、卫生室、农家书屋、幼教点相继建成。雷波县汶水镇铜厂沟村集中安置点,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整治土地亩,发展核桃、油牡丹、肉牛和彝绣,贫困户年均增收元以上。年,凉山在17个县市实施彝家新寨建设,坚持产村相融、整村推进,优先解决无房户、危房户、困难户问题,做到“不落下一村,不落下一户”。

  步入通江县空山乡中坝村,绿树成荫,鲜花绽放,田园里时令蔬菜绿莹莹一片。文化活动广场上,三三两两的孩子和老人正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巴中市按照“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的“大农业”发展思路,充分考虑传统优势、产业特点和生产方式,探索产村融合发展的路子。他们依托山地特征,重点发展核桃、茶叶和有机果蔬、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凸显“生态、富硒、有机”特色,采取农业展会、电子商务等线上线下营销方式,大力推介巴中特色农产品,打通市场销售渠道。

  广元市利州区利用小岩、千佛、虎星、亮垭四村“位居城郊、紧邻景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将75户贫困户全部纳入新村建设,连片建成了余亩核桃产业园区,有序推进“文旅农”深度融合。汶川县建成30余个以绿色果蔬采摘、农家体验游、藏羌文化体验为主的生态庄园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35%。宣汉县圣水村,曾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成为达州市“十大幸福美丽新村”。“在村果场里打工,一个月能挣多元,这日子有盼头,奔小康是迟早的事。”村民刘俊学说。

▲往上滑,有惊喜

空山乡中坝村只是我县幸福美丽新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县按照“巴山新居+特色农业

+生态旅游”的“大农业”发展思路

一个个高颜值的幸福美丽新村

展现在我们面前

▲诺水河镇梓潼村

▲民胜镇方山村

▲沙溪镇王坪村

▲大兴乡贾家梁村

▲民胜镇鹦鸽嘴村

一幢幢独具特色的巴山新居

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城市融入自然

这里也成为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地方

往期精彩回顾?市上要给通江这8个村发福利啦!快看有你家乡吗??一封来自香港的“情书”,竟然引发通江80万人集体告白!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症状有哪些
郑州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shunzx.com/tsls/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