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泰顺公路、竹里乡
竹里
5月24日下午,由新华社、中新社、中国交通报和浙江日报等14家国家和省级主流媒体组成的“四好农村路”助推乡村振兴“百乡千村”采访团第二批第三站来到泰顺县竹里畲族乡竹里村。
竹里畲族乡位于泰顺县西北部,总面积47.2平方公里,辖竹里、茶石、何宅洋三个行政村。竹里村,全村总面积14.73平方公里,有村民户、人,其中畲族人口人,占总人口的73%。
中国氧吧
竹里常年温暖湿润,季风交替,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是温州人民“大水缸”珊溪水库源头所在地,森林覆盖率达87.74%,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在83%以上,空气平均负氧离子含量超过每立方厘米个,是清新空气标准的5倍。
省道穿乡而过,是泰顺的北大门,杭州、丽水方向游客到泰顺县的第一站。
近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不仅让乡村“走得出去”,还让乡村“引得进来”,它们给竹里乡的毛竹产业带来了迅速发展,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让优秀创业人才来到农村施展拳脚,带动地方民宿发展,让资本及文化“归流返乡”。
01
走进竹里馆
一到竹里,媒体记者采访团就被竹里馆所吸引,第一站便来到竹里馆。
竹里馆负责人罗祖华对记者们说,交通对农村来说太重要了,交通的发展,给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现在,村村通公路衔接了各个村,路通了更宽了后,长的竹子也可以运输出去,现在好的竹子平均卖到元一支,比过去涨了5倍有余。竹子分类后一棵毛竹精加工产值可以达多元,精加工竹产品远销德国、意大利等地,一年的年产值达到0多万元。
此外,罗竹华还经营着民宿,就民宿这块的收入一年也达到40万左右。
如今,村民跟着罗祖华学习竹雕工艺后,大家学会了挑拣优良竹子的方法,大幅提高了收入。
竹里馆将现代毛竹产业与畲乡文化结合,真正建立“工厂+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形成一个产业有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龙头企业有一个基地支撑,通过租赁承包土地的形式,给予当地村民补偿,唱响了乡村振兴的协奏曲。
02
采访乡长蓝传德
在里农村公路上,竹里畲族乡乡长蓝传德向记者团介绍了竹里农村公路的发展情况。几年前的竹里村,到处遍布杂乱无章的“蜘蛛网”(强弱电线路),崎岖的山路、浑浊的河道让游客避而远之。
如今,台三线等一批农村公路建成后,“台三线”作为小城镇道路“道乱占”重点整治路段,在全省去年4月首次公布的11条穿镇公路省级示范路段名单中,成为温州地区唯一条穿镇公路省级示范路,为当地“旅游主业化”提质加价。
竹里村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强基惠民”的路径。
年,竹里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33万元,旅游业直接营业性收入万元,接待游客45余万人次……竹里村已经从“后进生”一跃成为泰顺县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图中颜色较深的为以前的公路
竹里至溪口的农村公路改造提升(改造后其中竹里段路基宽度为7.5m,路面宽度6.0m;司前段路基宽度为8.5m,路面宽度7m)串联起司前竹里观光带,乡域镇域之间交通更加畅通。
“要想富、先修路”,路有了,怎样多方面保护好公路,竹里畲族乡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建立了以乡主要领导为总路长、各班子领导、村书记为一二级路长的三级路长制度,各级路长加大对农村公路的定期巡查、督查力度,同时将爱路护路纳入村规民约,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爱路护路的环境中来。
03
走进竹里云溪
当记者问到为什么会返乡创业,民宿负责人陈海波对记者们说,主要原因还是归功于道路交通的便捷及基础设施的完善让他看到了市场发展的前景。
他于年从外地回到竹里,将自家的老房子改造成民宿,一年的营业额达到多万。接下来,他还将继续推进特色私房菜农家乐的打造,进一步扩充规模。
04
走进凤栖谷在凤栖谷民宿,负责人陈孟祥对记者们说,从年入驻至今,他已在竹里开发了亩果园和一个民宿村,民宿村共有45间房供游客居住。
“刚过来的时候,这边的路还很窄小,游客也是稀稀拉拉。随着交通的逐年改善,游客每年都在增加,我们的民宿现在一年的营业额能达多万。”陈孟祥说。
畲乡竹里只是泰顺打造“四好农村路”的一个缩影,为进一步深化对建设农村公路重要意义的认识,泰顺始终围绕“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目标,积极把农村公路作为泰顺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保障,积极加大建设力度。
据统计,-年期间,泰顺县累计投入万元,完成农村公路改造提升46条公里,完成农村联网公路30条70.6公里。
“要想富、先修路”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可是泰顺有一条公路破成这样了!谁来修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