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辞》:古廊桥的故事,每一页都写满故园风雨
去年初秋去了一趟泰顺,泰顺在明朝设县,意为“国泰民安,人心归顺”,泰顺古道。泰顺的红枫古道颇负盛名,尤其是三滩岭这条古道,全长约有十来公里。沿途枫树密集,当秋日暖阳照在参天林立的古枫树上,映出枫叶或深或浅的黄红之色,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火红,橘红,橙黄,金黄,及至黄绿之间相互映衬,恍惚间好似闯进一个奇妙世界。
泰顺的古道山高水长,这里曾当地最繁忙的一条交通路线,来往于泰顺县城和温州的陆路主干道。古道蜿蜒崎岖,翻山越水,连接着一个个古老宁静的村庄,也连接着一座座繁华热闹的集镇。
一座座古桥如同一颗颗明珠,穿起散落在每个角落的村村寨寨。廊桥不仅是一种交通,更是一种传承,它还承载着人们对万物的敬畏。
作者周华城在《流水辞》里文化散文的笔法,讲述了浙南古老廊桥的古今故事,通过静谧、深邃的文字呈现了廊桥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涵。
作者历时两年多寻访泰顺廊桥,充分挖掘和体验廊桥古今故事和现代精神注脚,在造桥人、守桥人、说桥人、访桥人、桥乡人等不同角度的切换中,描绘了文物、交通、民俗、技艺、宗教等不同维度的廊桥,将纪实性融于纯文学中,用娓娓道来的文学语言表达浙江廊桥文化名片的丰富内涵。
全面地呈现了廊桥的人文特性。
比如,年一场超强台风“莫兰蒂”带来巨大的降雨量。洪水来临其势汹汹,水把薛宅桥抬了起来,木构件顺水漂流而去。在同一天,短短的两个小时内,薛宅桥、文重桥、文兴桥,三座“国保”廊桥被洪水冲走。
一座桥,生于水,毁于水,几乎是宿命。
先民早就认识到自然力量的不可阻抗,也因此更加相信“风水”的作用,也就是说,懂得遵循自然之道的智慧。也激发了人们奋起之情,廊桥情已经深深的扎根在每个乡民、旅人心里。
一座廊桥,在山水之中,天地之间,那样静默地矗立在那里,什么也不说,它却仿佛是在向你静静地讲述,讲述那几百年间的沧桑风雨与民众的集体记忆。
正如作者所说,泰顺的古廊桥是大地上的册页。每一页都写满故园风雨,古廊桥的保护、修复、传承的故事,像树叶一样缀满泰顺人的时间之树。
作者: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