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刻认识党的光辉历程,铭记历史,传承革命英烈为了胜利不畏牺牲英勇奋战的精神,年12月16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预科学生来到怀柔影视基地,参观在这里举办的“全国创新红色产业成果展”。
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在这里,同学们看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各部展演,每一个展区都有解说员为大家做详细讲解。
在这里,听到了在山林里用钢盔当锅、用仅有的一只靰鞡鞋、一个猴头菇炖汤过年的挨饿受冻的艰苦抗战故事;看到了抗日初期的东北抗联用过的物品。
仿佛马占山拉杆子打鬼子的传奇经历就在昨天。
走进四川巴中通江展区,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川陕苏区、看到了上百的无名墓碑,重温了红军精神。
年,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苏区向西战略转移,于12月挺进川北。在川陕边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红四方面军由入川时4个师的1.5万人发展到5个军的8万人之众。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有一组数字:川北当时参加抗战的30余万人,到解放时不足5万人,仅通江地区由抗战之初的5万余人,到胜利时不足4千人。在通江县王坪村,有一座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有2.5万之多的红军烈士安眠于此。它告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抛家舍业用生命换来的。
开发红色资源,创新红色产业
本次展览还有一个主题,就是以各种创新形式,来宣传红色精神。
这是河北蔚县的剪纸。在老艺术家的手中,一幅幅宣传画栩栩如生,一条条字幅犹如真迹。
在体验区,同学们体验了现代VR技术,骑上脚踏车,听着欢快的花灯小调,游览了遵义会址遗址。
面对采访的镜头,同学们争相把自己的参观感受说了出来。
革命战争时期,“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是川陕根据地红军的誓词。如今这种红军精神已成为川陕苏区精神的代名词。
今天,这种精神同样激励着每一位同学,让共产主义信念更加坚定。“团结奋斗,不胜不休”在我们面对困境和挫折时,想想革命先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让我们记住历史,把红色精神传承下去,砥砺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
年12月25日
图文编辑:沈剑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