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曝光这些通江娃简直太有才了

江小妹的地盘你做主

权威发布|政策咨询

小伙伴们是否还记得

前面跟大家说过的

通江县“绿色耳乡,红色通江”

青少年有奖征文大赛

自征文消息发布之后

同学们的来稿一个接着一个

那叫一个精彩

经过征文大赛评委团严格筛选

及网络投票,比赛结果终于新鲜出炉了

(评委评审会)

江小妹偷偷告诉大家

评委团的阵容可是非常强大滴

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可见孩子们的实力~

评委团名单

王沭元: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蒲苇:笔名:韦汀,岚野,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王振华:巴中市作家协会会员,原"通江文艺"执行主编。

好啦!接下来就跟着江小妹一起

看看究竟是谁斩获了大奖

当然还有欣赏他们的作品啦~

一等奖

高琴琴《骄傲的银耳》

(通江县职业高级中学高一综合一班)

向上滑动欣赏作品

《骄傲的银耳》

我叫银耳,我土生土长在通江的,就是因为我这个大名人,通江才被称为“银耳之乡”这都是我的大功劳。我除了银耳这个众所周知的名字外,还有土名白木耳,谁叫我白白嫩嫩的,一摸就要嫩的恰出水来呢,还有个优雅别致的名称:雪耳。嗯,主要还是白……我知道我颜值高,但我可不是个绣花枕头,我还是很有内涵的。那可不,不是我自夸,我拥有可以在体内合成的12种人类必需的“非必须氨基酸”。入人肺、脾、胃、肾、大肠经,有滋阴补肾强精、润肺生津止咳、清热润肠益胃等功效,我有太多的技能了,双手双脚都数不完,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呢!不然可就辱没了我“菌中之冠”的鼎鼎威名。我的小家是有7年树龄的青杠木,不然像我这种颜值高的人怎么住的下去,一点儿也不符合我的美貌。而且我的兄弟姐妹众多,本家在通江,其他的都是旁支,不知道住在哪儿,反正通江才最棒的,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这里温暖的温床让我们肆意生长,肆意翱翔,我们真喜欢这个家!虽然我傲娇,但是我可不娇气,“煮豆燃豆箕”像凤凰浴火重生,才有如今的人类眼中的晶莹雪白,通体澄澈的模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虽然不想说,但我的出名是一个被人类唾弃的老妖婆-慈禧太后把我给吃出了名的,因为她生病了,有位叫唐容川的太医煮了我的同胞,医治好了她的病,她还发现了我们的秘密,就更加大肆捉拿我的兄弟姐妹了,借此,我的名字就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了,我可不想要这徒有的虚名,我想当个世外高人。声名的远播,什么小说大家曹雪芹,一代宗师梅兰芳,英国神父爱理德.史密斯等等,更加增加了我的知名度……就因为这个好名声,人类的科研人员为了提高我的产量并不降低质量的要求,攻课了技术大关,我的同胞越来越多了,通江银耳博物馆也给了我展示的平台,通江县高明职中还在农学专业中专门开设了怎么培育我,虽然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口腹之欲……还是很感谢他们。借此,通江得了好多的国家大奖,就连人类的长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都说通江‘两耳一菇小有名气’呢,不过,“小有名气”怎么回事儿,我可是大名鼎鼎的啊,虽然不爱虚名,但是为了这口气,哼,我也要加紧和通江人民一起前进了,不再是自夸,而是名副其实!

二等奖

伏佳佳《奶奶的银耳羹》

(实验中学高二十五班)

向上滑动欣赏作品

《奶奶的银耳羹》

青山绿水,黑瓦白墙,屋顶上的袅袅炊烟缓缓上升,融入白云。

刚进院坝,还未入屋,微风夹带着甜郁的清香拂面而来。我加快步伐,叫了声:“奶奶”。奶奶在屋里闻声道:“丫头回来啦,快进屋歇会儿,奶奶正在熬你最爱的银耳羹呢!”

我虽然还未看到奶奶,却也听出了她话里的欣喜,我迫不及待的进屋,目光随着奶奶的身影在屋里移来移去,终于找到了火炉上正在熬着的银耳羹。我心中那些调皮的馋因子活跃起来。当我准备揭开锅盖时,奶奶疾步过来拉过我的手说:“这锅盖烫的很,你先出去玩一会,一会盛好了叫你。”我眼巴巴的看着,不情不愿地走向一边,仍时刻注意着奶奶的动静,当看到她拿出碗和勺子时,我飞快的跑去洗了手,然后端端正正的坐在桌子旁,像幼儿园的小朋友等待表杨一样,所有欢喜之情溢于脸上。奶奶端着银耳羹,慢慢的向我走来,将银耳羹放在我的面前,那香味沁人心脾,久久不能消散,奶奶看着我沉醉的样子,笑出了声,她一笑,脸上皱纹开散,就像碗里一朵朵盛开的银耳。

我吃着碗里的银耳羹,想起奶奶从前给我讲的故事。奶奶说她做的银耳羹,是爷爷一生最爱的食物。上个世纪60年代初,奶奶和爷爷结了婚,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低下,粮食紧缺,饥饿与贫穷伴随着他们,但爷爷奶奶在那种情境下坚守自己的感情,不曾向困难低头,那时爷爷每天早出晚归地在外干活,回到家已是疲惫不堪,但他却没对奶奶说过一个苦字。奶奶体贴爷爷,拿着少有的银耳放在锅中,加上大瓢水和少许白糖,熬出来的银耳羹稀疏且味淡,但爷爷捧着银耳羹,闻着银耳的淡淡清香,就算日子再苦,再艰难,此时稀疏味淡的银耳羹,爷爷吃着,却也甜到了心里。奶奶为爷爷做了一辈子的银耳羹,爷爷也吃了一辈子,但从未觉得腻过。

爸爸出生前,已经有了两个哥哥。爷爷奶奶省吃俭用,却只能勉强支撑这个家庭生活。日子似乎比以前更苦了些。但爷爷奶奶并不觉得。奶奶依旧熬着银耳羹,将银耳和白糖多放了些,熬出的银耳羹比以往稍微稠些,爸爸和两个哥哥并不争抢,一人一口将银耳羹吃完,露出笑脸,爷爷奶奶看着,心里满足的很。后来,爸爸第一次打工离家的那天,奶奶熬了银耳羹,银耳和白糖的比例正好,熬出的银耳羹稠密且美味。奶奶送爸爸离开,一个人在田坎边望着他远去的身影掉下了眼泪,爸爸在外打工,最想念的便是奶奶做的银耳羹。

我低头看着碗里已经快要见底的银耳羹,感到非常的满足和幸福。我拿起一旁的手机和爸爸视频,给他看面前的银耳羹,向他炫耀,“爸,你看,你最爱的银耳羹,奶奶亲手做的哦!”爸爸什么话也都没说,但我却从他脸上看到了那个思念的表情。奶奶做的银耳羹,不管稀疏还是稠密,味淡还是味甜,都是独属与我们一家人的味道,一生也不会忘记的记忆。

银耳,本是我家乡----通江的特产,现在它已成为家乡的名片,走向了四面八方,千家万户天天都能喝到银耳羹啦!

冉云璐《遇见方知美》

(二中高二五班)

向上滑动欣赏作品

《遇见方知美》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于一陌烟尘中,我望见了你那婀娜的身姿,皎洁如霞。你说你来自远方,我在想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神奇的地方,才能孕育出你那出水芙蓉。

你说你生长的地方是耳畔鸟鸣,风声环绕,水声潺潺,可谓人间仙境。没有所谓的空气污染,没有浓烟满天,那里的一切都是欣欣向荣。你们与当地的人和谐相处,他们以你为傲。你也不断对他们给予回报,给他们带来了一条条经济产业链,助理他们走出了贫困。

你愿为食。食者,既能强心壮身,补脑提神,嫩肤美容,延年益寿。还有补脾开胃的功效。你的来历也颇为奇异,相传由“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所形。可谓天地灵气所化育,日月精华之结晶。在这个科技时代,转基因商品遍布如海,而你能出淤泥而不染,可谓“铮铮绿色”。

若你早生百余年,或许更能名扬于世,“一骑红尘妃子笑,何人不知是银耳”但你素心若雪,认为不过是虚名罢。的确,当自身价值足够高时,何人在乎那所谓的“名声”了。如其形,含蓄而不张扬,将自身精华尽收于内。

每次相遇,都能感受到血脉相融的归属感。后来我明白,我们都来自同一片土地。那里没有所谓的灯红酒绿之象,唯有一片片绿色与红色交织着。那片土地的人应该是自豪的,因为那里有着自然和新中国的馈赠。

有着“一府三乡”的美誉一通江,一座有着“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之称的城市,有着众多红色革命遗址遗迹,一座鲜血侵染的红色之都,一方生态秀丽的红色宝地,无时无刻不在中国的历史中熠熠生辉。

通江,这座银耳之乡,红军之乡,溶洞之乡。自然赋予了绿色,历史铸进了红色,交织小城却非凡的梦。愿吾辈通江少年,皆为通江之崛起而砥砺前行!

一座遇见方知美的城市一通江!

三等奖

陆沈倩《小城小城》

(通江县职业高级中学高一综合三班)

向上滑动欣赏作品

《小城小城》

在这样一个夏日

太阳的触手伸的老长老长

把高明湖的水拉的又细又长

高高的铁柱支展板上

我看到了“一府三乡”

大美通江

我轻轻地呢喃着你的乳名

通江通江

生怕将你遗忘

千百年来

你一次又一次的将名字更改

你的肩上承载着

一十四镇三十五乡

从而构成了一幅蓝图巨章

时间过得太久

似乎你也斑驳

于是那五色之鸟

偷窥着你斑驳的身影

在湖心的底部你是否看见

那霸强的侵略者已被赶跑

那苦难的岁月已不复存在

你又是否听到那陈河的耳农

以憨太可掬的微笑

回敬着整片大地

我不曾忘却

五万通江儿女奋战沙场

硝烟起

鲜血染已满大地

刀枪无眼

炮轰鸣

厮杀酣

一将成名万骨枯

伏羲弦断撕心裂

血染五星旗

我时常追怀

众多英雄儿女

英姿勃发

不畏强权战强寇

抛头颅洒热血

血筑新中国

放眼红军烈士陵园

多少忠骨此地埋

让人心生感慨

唏嘘不已

我时常去猜

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众多通江儿女

该有何等的报国情怀

哦小城

你是我心中孤独的传说

在千年古籍里傲游

我翻阅着带着你味道的书籍

像在数落心底加速的心跳

你是我心中最神圣的传说

屹立了千年依然巍峨

我心在清风荡漾的船上将你描摹

像是在无言的诉说

你是我心中灵动的传说

在千年的今天依然动人

我躺在浪花翻腾的船舷伸手将你抚摸

像是抚平你脸颊的皱纹

把你的青春诉说给我

我将以笔墨记录你的传说

把你的伟绩跃然纸上

为你续写一世的芳华

张栩嘉《红色·耳乡》

(通江县实验小学三年级8班)

向上滑动欣赏作品

《红色·耳乡》

清晨的天空飘过朵朵白云,

我仿佛闻到了阵阵清香,

那是妈妈熬制的银耳汤,

暖暖地浸润着我的心房。

天空的朵朵白云,

瞬间幻成银耳玉花。

家乡的青山绿水,

孕育出的白色精灵,

在排排青杠棒上欢快舞蹈。

绿色、健康、营养、无穷回味,

是她对家乡人民最好的回报。

绚丽的晚霞在天边燃烧,

我仿佛看到久远年代的战火硝烟。

英雄的通江儿女,

无畏的红军战士,

年轻的生命、忠诚的信念,

智勇坚定、排难创新,

团结奋斗、不胜不休。

无数的生命换来了美丽的新中国,

烈士的鲜血让耳乡的山河赤红一片。

绿色的山川,

雪白的银耳,

红色的传承,

这绚烂多姿的色彩啊,

全都融进了我可爱的家乡,

汇成了这大美的多彩通江。

勤劳的家乡父老,

奉献出的珍馐美味,

正在无数舌尖幸福绽放。

传承、开拓、创新、豪情万丈,

正是银耳玉花对通江人民最好的诠释。

王淳《魂游诺水河,重返红军路》

(通江县火炬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

向上滑动欣赏作品

《魂游诺水河,重返红军路》

“绿、红,绿、红,绿、红……”这两个颜色一直在我脑中盘旋。前几天看见了一个以“绿色耳乡,红色通江”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我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可又不知从哪说起,最后居然找不到想表达什么了。渐渐地,我抱着书本,以梦为马进入了一片秘境之中……

“孩子……”一个幽幽的声音似近非远地传来。我睁开迷蒙的眼,见一鹤发童颜的老者正站立在我面前。仙风道骨,仁爱慈善。他轻拉着我的小手:“跟我走吧!”我好奇地问:“到哪儿去呀?”老者略微一笑,抬手便已飞天入地。

“哗、哗、哗……”伴着这有节奏的划水声,我们居然坐在了一条木船上。顺着河水一路漂去。河水清澈蔚蓝,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涟漪,我们的小船也随之荡漾,又将平静的河面揉碎,波光粼粼。此时,抬头欣赏那连绵起伏、郁郁葱葱,被变幻莫测的云雾围绕的高山,云蒸霞蔚,简直是人间仙境。心里一阵舒畅,完全没了对陌生的顾忌。老者挥动拂尘,只见石壁上立刻显现出一行字“诺水之滨,别有洞天”。

紧接着,船划进了一个溶洞,幽深狭窄的内洞挡住了去路。哪知“曲径通幽”,小船顺着水流,穿过一条逼仄的通道,进入了溶洞内一切豁然开朗。洞里的岩石互不相依、千姿百态、五光十色,似海市蜃楼的奇幻异景,又像变幻莫测的海底世界,偶尔又让人有身处热闹街市的错觉……我已经完全被那一片片,一条条的钟乳石吸引住了,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出洞口,而此时老者居然不见了!

我一个人战战兢兢地出了溶洞,弃船爬上眼前这座山。山里雾气弥漫,露水沾湿了我的裤脚,我顾不得这些,只想走出这片山林。地上开满了雪白的莲花,“莲花怎么长在山林里?”我走近一瞧,原来是长在椴木上的山珍——银耳。那十余片薄而多皱的扁平形瓣片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越往里走,开得越多,而颜色也越来越奇怪。从圣洁的白莲渐渐地变成了鲜艳夺目的红牡丹,又如一朵朵刚刚盛开的映山红,夺人眼球。哦,不!那是血红,是鲜血的颜色!此时此刻,我的耳畔响起了阵阵号角,催人奋进;我的眼前出现了炮火连天,硝烟四起……啊,红军战士倒下了,他的鲜血沾染在了那白莲上!

他眉头深锁,在军事地图上摆弄着什么。一身青布军衣已经爬满炮灰,他顾不得拍去。突然,他舒展眉头,斩钉截铁地说:“就这样打!”他带着将士们冒雨摸黑,穿越原始森林,踏过荆棘丛生的泥泞险道,先头迂回,悄悄地埋伏在敌人的阵地前……“打!”顿时惊天动地,枪声、炮声不绝于耳。他带领着战士们全面反攻、总攻,冲破了敌人的三路围攻。“胜利了,我们胜利了!”红军战士们激动的高吼,我揪着的一颗心跟他们一起欢呼起来!等等,这个领队的人我在哪里见过的,是谁了?谁?

“醒醒,醒醒,又做梦了吧。”妈妈细声地叫醒了我,睁开朦胧的双眼,细细地咀嚼着梦中发生的一切,一缕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正好照射在我手中的书本上,“空山战役”。啊!原来是您—李先念。我做了一个深呼吸,心中有了打算,“魂游诺水河,重返红军路”几个字,从我的笔尖缓缓地流泻下来……

祝!贺!他!们!

此外,还有10名同学的作品

获得了优秀奖~

钱宏萍《永远无法使我忘怀的红绿色》

向晶晶《梦芽》

涂画《通江·银耳·慢生活》

岳川程《绿色的外表赤色的心》

蔡玉明《情系通江咏耳乡》

朱明名《绿色红城》

屈秋燕《浓情》

苟智霖《红军走过的地方》

刘露《旅行,你与美景只差一个通江》

伏娇《绿色耳乡,红色通江》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过智

通江娃们是咱通江的未来

看着他们如此地有才华

相信大家也和江小妹一样

高兴得不要不要的,在此也祝他们

以后在更大的舞台上大放光彩!

江小妹带你看通江

巴万高速瓜子山隧道右线即将全面贯通

哪道菜最能代表通江?

通江2人被流浪狗咬伤

通江将打造3条精品线路|3万人的福音

多一个赞,江小妹就涨3毛钱工资哦

↓↓↓

赞赏

长按







































什么原因导致白癜风
重庆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shunzx.com/tsly/2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