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当十二月主题‘’餐桌上的食物“碰上”世界粮食日“,光盘行动也在我们班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一堂”一粒米的故事“开启了一段孩子们和大米的探秘之行。
课程脉络
一、初来乍“稻”
一粒米的故事
在仕阳,虽然稻田随处可见,但是孩子们真正接触稻谷的机会很少。孩子们对稻谷好奇极了,孩子们通过摸一摸、用放大镜看一看、闻一闻等亲身体验活动下,幼儿初步认识了水稻。
大发现
我眼中的稻谷
第一次讨论:水稻是怎么生长的?
集体活动:水稻的秘密
水稻的生长过程
教师思考:
孩子们了解了水稻的生长过程后,发现原来水稻就是我们平时吃的大米。他们生长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漫长的等待,食物其实是来之不易的。第一次和大米的亲密接触,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感受,对大米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
二、亲“米”接触
第二次讨论: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谷和壳分开?
用剪刀剪
用笔来碾
活动中孩子们自己动手发现,分离谷壳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摔、搓、剥、采等;米还能通过脚踩的方法从谷壳里脱离出来;
第三次讨论:你还有见过别的米吗?
一次下午的点心时光,孩子们突然发现今天吃的粥是用黄色的米做的,纷纷开始讨论。刘老师解释道,这是小米。孩子们不禁发出疑问:“还有什么米?”于是我们跟着孩子的疑问开展了一堂集体活动《各种各样的米》
集体活动:各种各样的米
三、好吃的“米”
Q4
第四次讨论:米可以做成什么食物呢?
跟爸爸妈妈一起做个调查吧!
我身边的米制品
我身边的米制品
我身边的米制品
我身边的米制品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