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美泰顺有个古村落,有多年历史

点击标题下「泰顺生活圈」可获更多消息作者:刘哲

温州泰顺县南浦溪镇的库村,是一处颇具唐宋遗风的古村落,有着多年的历史,是泰顺古民居建筑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村落。近年来,库村在完整保护古村落的基础上,深挖历史人文资源,重塑古村文化体系,打造集耕读、孝节、廉政等文化为一体,引进现代元素,做活做古村落旅游,带动乡村振兴,共奔小康。

走进库村,错落有致的老屋,别具一格的鹅卵石地面,石头堆砌的围墙印入眼帘,村中古树参天,古韵犹存,漫步其中,仿佛与历史同行,穿越在吴越文化的历史画卷中。据了解,这处风格迥异的古村落始建于晚唐时期,唐德宗元年,原籍会稽的进士包全来到库村,建房开田,耕读传家,唐朝后期,同样是绍兴进士、朝廷官员的吴畦也来到这里,相继归隐白云山下的库村,包全和吴畦开泰顺耕读文化先河,劝农劝学,人丁兴旺,人才辈出,逐渐形成以库村为中心的诗意栖居、文风昌盛的包姓、吴姓血缘村落。可以说,库村可以追溯到唐乃至于唐更早。

(▲夏朝锋摄)

库村文化顾问、库村书院创办人包登峰介绍:这个墙在库村的包宅保留的特别多一点,这些墙是通过几代人几代人慢慢的传承下来,不是一下子盖起来的,所以它首先有时间的沉淀,是有价值的、有记忆的;从实用的功能来讲,最早是为了安全起见,是个人的生活空间;第三个从美学的价值来讲,这个村庄的布局,这种文化价值在今天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比如说坐北朝南、东水溪流、明沟暗渠。

除了世英门、清阴井这些较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存外,还有衣德堂、食德堂、恒德堂、外翰第、吴宅古戏台等等民居。这些民居融耕读、生活、求学、教化为一体,彰显了库村人以德立族,耕读传家的思想。也正是这些历史遗存让唐宋遗风可访,吴越文化可寻。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文化的载体。为更好地保护古村落,如今,古村落里的居民迁移到古村落外围居住。静静的千年民居街巷,默默无言的黑瓦石墙,遗世独立,透露着唐宋风雅,也是现下库村打造古村落乡村游,焕发古村新活力的历史文化价值所在。

(▲林作祥摄)

古村承载着乡愁,一砖一瓦记录着故事。自年库村被温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温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后,库村先后投入四千多万资金,聘请了专业机构对古村落内老化、损坏的36幢古建筑进行修复,对外立面、古道、墙体等进行亮化,同时全力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鼓励、引导包登峰、季积庆等一批乡土文旅带头人入驻库村,通过文化论坛、文化学堂、文化沙龙等形式,集聚各地的“文人墨客”,打造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乡土文化。

(▲雷林子乔摄)

南浦溪镇库村党支部书记包国福说,把文化保留(下来)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现在好多城市人不知道,好多文化都忘记掉,所以说,乡愁就是一种记忆、一种情怀,打造一个最美乡愁村,利用古村落打造旅游发展加文化,使第三产业更好地利用发展,使老百姓过得更好。

如果喜欢,请分享唷~泰顺生活圈更多消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shunzx.com/tswh/61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