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教育现代化研究与评价中心在省教育厅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全省89个县(市、区)以及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年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监测。
监测指标有哪些内容?你家乡表现如何?小布这就带你来了解~
具体监测内容如下↓↓
★优先发展
设3个二级指标,14个监测点。主要监测经费保障、教师保障和资源保障落实情况。共35分。
★育人为本
设2个二级指标,8个监测点。主要监测素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落实情况。共15分。
★促进公平
设2个二级指标,14个监测点。主要监测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和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落实情况。共25分。
★教育质量
设2个二级指标,9个监测点。主要监测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和学生发展情况。共15分。
★社会认可
设1个二级指标,1个监测点,即社会公众(含学生、家长、教师、校长、社会代表等)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共10分。
★另设反向扣分指标2个
?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师德师风、群体事件、公共卫生、违规招生等问题并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情况,共4分。
?存在小学班额超45人、中学班额超50人的情况,共1分。
与《浙江省年度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指标细则》相比,年监测指标体系增加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中的有关要求,如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学校规模不超过人、每百名学生拥有优秀教师数等内容。需要说明的是,该指标体系仅面向县域基础教育领域,不涉及高等教育,不对省级层面、设区市层面及学校个体进行评价。
监测结果显示,年全省县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达成度为70.70%,教育现代化达成度超过80%的县(市、区)共13个,达成度在70%~80%之间的县(市、区)共30个。
分项指标
达成情况
一级指标达成度
监测结果显示,全省县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总达成度为70.70%;五个一级指标中,达成度最高的指标为教育质量(87.44%)。
二级指标达成度
监测结果显示,10个二级指标中,达成度排在前三位的指标分别为经费保障(96.60%)、教育发展水平(91.86%)和素质教育(91.22%)。
根据监测结果,年全省县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达成度比年提高了3.18个百分点。
★优先发展方面
同年相比,“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比上一年度增长”指标达成度提高到97.5%;教师与公务员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绩效考核成绩”达标地区数量达到46个,增加了35个,达成度达到62.5%,比年提高了19.50个百分点。各学校办学条件有着明显改善与提升,年“每百名学生拥有功能教室、创新实验室的数量”达成度达到95%,比年提高了17.5个百分点。
★育人为本方面
年新增加的“开设劳动实践教育课程的学校比例”监测点达成度为%;“建有规范化心理健康辅导站的中小学校比例”达标地区数量增加到15个,比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教师境外学习研修经历的比例”达成度达到46.33%,比年提高了12.33个百分点。
★促进公平方面
义务教育资源均衡指标全省平均分从年的7.88分提高到年的8.74分,达成度为61.71%,比年提高了5.71个百分点。
“创建省级学习型城市”达成度达到62.00%;“适龄持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成度达到72.67%。
★教育质量方面
“普通高中水平考试累计合格率”达标地区数量增加到85个;年新增加的“义务教育段每百名学生拥有中高级以上职称教师数”监测点,共有32个县(市、区)达到目标值,达成度为94%。
★社会认可方面
年,地方政府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面得到了较高的公众认可度,全省教育工作公众满意度调查平均分从年的7.36分提高到年的7.84分。
年全省县(市、区)最高得分为8.分,最低分为6.分,年分别为8.分、7.分。全省教育满意度呈上升趋势。
下一步,浙江将:★加快教育内涵建设:加快提高浙江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和省级成校现代化率,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进一步控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班额和学校规模,防止产生新的大班额,合理分流学生,适当稳定农村学校生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开展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增强老百姓的教育公平感、获得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落实教师待遇政策: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水平这一法律及政策要求,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和成校现代化水平。
来源:浙江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