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公布了5条一级古道名单,其中泰顺县的三条古道备受瞩目,它们在这份名单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新的旅游亮点。这些古道不仅为游客带来了亲近自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机会,更成为了泰顺县新的旅游亮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三条古道的独特魅力吧。首先,让我们走进天关山古道,感受它所带来的别样风情。
天关山古道这条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道,从泰顺与寿宁的交界处黄泥隘起始,一路前行,直至风门坳隘结束,沿途经过白溪村、交溪铺、岭头庵、岭北和板场村等多个村落。古道得名于天关山,其历史可追溯至唐朝,至今已有千年。这条古道全长千米,平均宽度5米,路面由不规则块石精心砌筑而成。其中,黄泥隘至交溪蒲段沿着东西方向延伸,而交溪蒲至风门坳段则改为南北走向。
天关山古道在大部分路段都穿行于茂密的丛林之中,仅少数路段会经过田垄。沿途的植被十分丰富,树木林立,古树参天,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特别是交溪蒲至岭北这一段,以其“古道沧桑、树木葱茏、溪流潺潺”的特色而备受赞誉。在这段古道周围,天关山、交溪蒲山、岭尾水库、朱家山以及檵木古树群等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2%,主要以阔叶林为主,其中枫香、苦褚、毛竹等树种尤为引人注目。此外,沿途还保留着众多的人文古迹,如黄泥隘石门、半岭亭、皇帝位、天关亭、岭头庵、半岭亭遗址、永安桥、瓦厂坪亭以及老亭等,这些古迹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美丽画卷。
景宁大道这条历史悠久的官道,起于泰顺县城的黄湖小区,一路穿越至黄桥村的瓯西第一关遗址,与景宁东坑相接壤。自明景泰年间始建以来,它便承载着泰顺通往景宁县城的重要交通使命。大道全长7千米,平均宽度5米,沿着南北走向,路面以不规则块石精心铺砌,彰显着古朴而庄重的气息。
景宁大道在穿越丛林的过程中,仅在少数地方会经过村庄和田垄。它沿着山峦蜿蜒伸展,途经了马头岗、牛头颈、仙人坑等自然风光,还穿越了大岗岭红枫带、蒸笼岩、红岩双瀑等壮丽景观。道路两侧,成片的古树映入眼帘,其中古枫香树尤为引人注目,它们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夏日里,浓密的树荫为行人提供了一片清凉;而到了秋季,枫叶则变得火红如炽,仿佛一条巨龙在群山间盘旋,景象颇为壮观。值得一提的是,泰顺最知名的大岗岭红枫带也正是这条古道上的一个亮点。此外,景宁大道还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沿途众多的人文古迹如路廊、桥梁、亭子等得以保存,如刘开义墓、毛垟亭等,都是历史的见证。
平阳大道在穿越平阳的旅程中,大道所经之处,尽显别样的风情。它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更承载了无数行人的故事与情感。大道两旁,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风貌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无论是那历经风雨的古朴路廊,还是那矗立在路旁的现代建筑,都在这条大道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平阳大道这条历史悠久的古道,起点位于罗阳镇的石龟背岭脚宫(原址),终点则抵达彭溪镇的西关村,与苍南、平阳两地相通,承载着明清时期的历史沧桑。大道全长3千米,平均宽度5米,呈东西走向,由不规则块石精心砌筑而成。它起于县城,横跨泰顺县,在山林间、溪流畔蜿蜒穿行,途经众多自然景观,如杨家岭头、洪岭头、泉水窟等,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气息,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古道两侧,植被葱郁,景色宜人,森林覆盖率高达78%。漫步其间,还能发现众多人文古迹,诸如暗亭、上洪岭头亭、节孝坊等,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此外,还有贝谷亭、安泉亭、裕庆宫等古建筑,以及朝天寺、古枫传奇等传说,无不透露出深厚的历史底蕴。这些古道不仅在泰顺及周边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因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有望成为泰顺旅游的新热点。对于热爱徒步探险的游客来说,这里无疑是一个感受古道韵味、探寻历史足迹的绝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