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党的十九大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要的就是产业兴旺,而决胜脱贫攻坚,更需要产业支撑。没有产业发展,难以脱贫奔康。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经过百多年的发展,种植技术日益成熟,特别是在通江银耳主产区,大多数群众都了解和掌握,加之,一些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科技攻关成效明显,一些地方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有效地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如果云雾有故乡,那一定是巴中
如果银耳有故乡,那一定是通江
通江,一方钟灵毓秀的土地,
是“菌中之冠”——中国银耳
孕育、斑斓绽放的发祥地。
说起通江银耳,那是声名远播,美誉在外,丝毫不逊于茅台酒、阳澄湖大闸蟹。然而通江银耳的发祥地,正是从陈河至涪阳间,现辖陈河乡的“九湾十八包”地区。山峦叠嶂,沟壑纵横,终年云雾缭绕,如同仙境,银耳赖以生长的青杠树漫山遍野。走在通江县大街上,有很多的土特产店,随便进去哪一家,问老板要最好的银耳,他都会告诉你是产于陈河。
从古至今,通江银耳的荣誉已经说不完道不尽
清代时期通江银耳成为宫廷贡品
年,通江银耳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年,通江银耳搭乘神州八号飞向太空,进行育种实验
年通江银耳入选“四川十大特产”
年通江银耳生产系统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什么通江银耳如此珍贵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通江银耳之所以不同还在于它对寄生体的选择,它不仅要求用青杠木做载体,而且它必须用青杠木烧制的杠碳火慢慢烘烤,才能保留其营养成分,在适温(22-25℃)、适湿(70%-90%)、富氧、多散射光的环境下方可生长发育良好。
由此可见,通江银耳之所以如此珍贵,一是因为它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二是原生态的段木栽培方法和悠久的历史传承,铸就了通江银耳独特的品质和赋有文化内涵的品牌。
通江银耳
通江,银耳的故乡,质朴的通江儿女用勤劳的汗水,续写着银耳新的传奇,秀美的通江山水,用宽广的胸怀,孕育着银耳新的神话。
通江县陈河乡历史悠久,却因银耳闻名。所有的商贸、文化、民俗,诸多都因银耳而起。在外来市场的冲击下,这种上天的馈赠还能沿着自己的路走多远?小编觉得,只要坚持走自己独有的路,通江陈河的价值,总会被镌刻在历史的某一个光荣柱上,被人们永远纪念。
“让通江银耳价格向价值回归!”陈河乡耳农易奎说,这是他初定到年的理想目标。如今,他正朝着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通江陈河乡银耳
泡发像美丽的小花,闻着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和冰糖莲子一起炖着吃香甜有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