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只个股都会公布股东人数,时间上不尽相同,有的半个月公布一次,一般的都是一个季度公布一次。
股东人数是观察筹码集中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前后期的股东人数变化,再结合K线图,可以较真实的反映筹码流向主力还是流向散户。
在流通盘不变的情况下,股东人数的增减反应的是股票集中度的变化。研究股东人数与股票价格的关系发现,在一定的区间内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即集中度越高的股票其涨幅越大,集中度越低的股票其涨幅也越小。对股东人数变动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个股机会。
下面以通化金马为例,简单讲解一下(随便选的,这是我曾经拿过的票,稍微熟悉一点):
我把股东人数,人均持股都放在K线图上。
.03.31这根K线是5.23日的,之前是停牌状态,年1月底停牌的,正好躲过是上证指数第三轮股灾,所以5.23复牌后,低开五个点,然后红五个点收盘,当然,它是收购圣泰,是利好,后来我们算过业绩,圣泰并表以后按40倍市盈率算,股价可以到22块左右,我和我同学也是在22块左右走的。现在想来,40倍市盈率,也只有在牛市才敢想,熊市背景下,20倍市盈率就很高了。
复牌后,简单洗盘后往上涨,到6.30,股东人数反而减少了人左右,股价上涨,股东人数反而减少,说明筹码越来越集中,说明在上涨过程中,主力非但没有派发,反而接过了散户的一些筹码。当然,人的减少,并不算多,但是分析起来就是上面说的这个道理。
后面股价最高走到24块多,而后开始随着大盘进入熊市,但是股东人数一直很稳定,说明主力始终是坚守在这只股票里面的。到17年3月份,股东人数2.86万,人均持股1.57万。比起16年3月,筹码更加集中。股价下跌,股东人数也是减少,说明主力还在吸筹,还坚守在这只票里面。
再往后,股东人数稍微增加一点,18年上半年又停牌,医院,然后到了最新一期年半年报。股东人数仍然没有啥变化,但是人均持股从1.49万增加到1.95万,增加了30%。这个增加怎么来的?是因为有1.2亿的禁售股解禁。就是以前不能卖的股,非流通股,现在变成流通股了,可以卖了。流通股的总盘子变大了,人数没怎么变,所以人均持股增加了。
这里说句题外话,非流通股解禁一直是A股的一个大问题,简单的拿一直新股来说,刚开始上市,只有一部分股票可以流通,股价一下涨上天,然后过个一年,另一部分非流通股解禁,这部分股票可是原始股,原始股可能就是几块钱一股买的,现在股价几十块,那这部分解禁股还不卖?对于A股很多公司来说,上市不就是套现么,现在一股翻几十倍,谁不卖谁是傻逼。通化金马也是一样的情况,只不过他的解禁股,不是原始股,而是收购圣泰时公开发行的股票,说简单点,我是上市公司,我要收购其他公司了,我没钱,但是我是上市公司,我可以发行股票,比方说我增发4亿股,有钱的大佬花10块钱(这个定价由市场定,停牌前二十个交易日的均价,以前的规则是可以操作的,现在这个规则稍微好一点,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一股买我这个4亿股,那我就有40亿了,然后我就去把那家公司给收了。那这4亿股,不能现在就卖,属于非流通股,过一段时间解禁一些。通化金马上半年的解禁就是这种情况。
通化金马今年复牌以后,横住一段时间,然后来了个连续4跌停。理论上,没记错的话,收购圣泰的解禁股当时定价是12块左右吧,今年解禁是亏钱的,不至于连续这样跌,那些有钱的大佬不亏死了,以后谁还敢买。通化的连续跌停的真实原因是质押股达到了平仓线,详情可以看8月10号的公告。
今天扯的有点远,总的来说,总结几点如下:
大量解禁的股,在解禁前后时间段不要买;大量质押的股,在慢慢熊途中要格外小心,最好也别买;
2.股东人数可以反应筹码的集中性,一般来说人均超过1万股,就可以定义为高控盘股票;筹码太散,人均持股少,主力很难拉升;人均持股多,筹码非常集中,也是很容易踩雷的,比如以前的德隆系,就是用钱大量买入一只股票的流通股,然后不断拔高股票,筹码高度集中,最后因为没人接盘,资金链断裂而崩盘。
3.从上面对通化金马的股东人数分析,可以知道这是一只长线股,股东人数非常稳定,里面的主力一直都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分析一下它的大股东,是北京晋商联盟,包括他们的大老板,是晋商商会会长,晋商还是挺牛逼的。另外,通化金马可是一直有历史的股票,以前的中国伟哥,后来一蹶不振,再后来晋商接手,十年磨一剑,现在搞大健康,就像是一群实干家在整合一个拥有不错前景的行业。只不过,长线股,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份耐心的。
4.同花顺里面可以通过股东人数变化选股,可以预防白癜风的方法有哪些北京中科医院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