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此次上榜的地方都有哪些好经验好做法,随小布一起来看~
宁波市海曙区近年来,宁波市海曙区坚持全域统筹,加快变革创新,节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宁波市海曙区推动节水体系变革,年全区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较年下降20%以上;推动节水路径变革,从防住水到护好水,从喝上水到喝好水,从整治水到亲近水;推动节水动力变革,强化用水计量管理和定额用水管理,开展涉水领域“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推行供水部位数字化监测,推动栎社净化水厂等再生水项目落地,实现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变废为宝。
宁波市江北区年以来,宁波市江北区正式启动了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并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坚持边节水边发展、早筹划早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地推动工作落实。
宁波市江北区多措并举,在农业节水、工业减排、城镇降损上求效益。其中,加快农业节水技术革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合理配置水资源、建设高效输配水工程等农业节水基础设施。创建节水型企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推行村镇集中供水和农村生活节水,累计投入资金近60亿元,实施供水节水、水环境综合整治、截污纳管等工程项目个,城乡水生态环境实现质的飞跃。宁波市镇海区多年来,宁波市镇海区将构建节水型社会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宁波市镇海区统筹推进工业、农业、生活“三只水龙头”的节水实际,实现三轮驱动、持续发力。累计创建节水型企业24家,重点用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建成率95.5%。创建江北灌区九龙湖灌片、澥浦灌片等省级节水型灌片,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累计建设亩。积极开展节水公共机构和小区创建,节水型公共机构58家,创建比例77.3%,创建节水型小区25个,创建比例23.5%。
泰顺县泰顺县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自工作开展以来,全面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积极完成各项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泰顺县狠抓特色亮点工作,助力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安装计量水尺,提升农业灌溉计量率;探索中水利用,减少水环境污染;出台节水激励政策,明确了对在泰顺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节约用水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公共机构、企业、小区、酒店、校园进行奖励。
金华市婺城区金华市婺城区结合实际,探索工业、农业、城镇生活等重点领域节水做法,不断提升节水能力。再生水回用方面积极拓展再生水回用途径及能力;农业节水方面打造安地水库智慧灌区云平台,构建灌区用水管控和智能调度场景。此外,金华市婺城区积极推进节水信息平台建设,做好信息集成,提升管理效能。建立区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信息管理平台,做到机制运管常态化监督。
金华市金东区金华市金东区在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持续推进“五水共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金华市金东区以健全节水奖励机制,激发节水内生动力为重点,印发《金东区节水型社会创建资金补助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以“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为契机,开展农业、工业、服务业节水减排改造工作,形成“生态洗衣房”等系列典型做法;积极推进节水信息平台建设;以学校为载体,萌芽学生节水观念。
衢州市衢江区
近年来,衢州市衢江区把节约用水作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全领域。
衢江区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来,累计创建19家节水型企业,节水型灌区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节水型公共机构、节水型小区建设指标提前完成,覆盖率分别为56.86%和18.8%,此外,衢江区积极推进“节水型学校”“医院”等载体的建设,充分发挥了节水载体的标杆示范作用。截至目前,已创建3个省级标杆小区,1个省级标杆企业,1个省级标杆酒店。
龙游县
年以来,龙游县按照创建节水型社会的目标要求,大力实施节水工程,加大节水宣教和执法力度,努力开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新局面。农业节水方面,龙游县完成15个乡镇(街道)的农业水价改革任务,改革面积共计36.35万亩,发放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2万元;工业节水方面,截至年底,龙游县共有国家级水效领跑者1家、省级节水标杆企业3家、节水型企业33家;生活和城镇公共节水方面,严格执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等相关水费收缴制度,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
松阳县
近年来,松阳县持续推进“田园松阳”建设,建立健全节水机制,强化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实现节水降耗、节水减排、节水增产。松阳县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取水计划管理制度,并积极开展城市公共供水范围内用水计划工作,对管网年用水量超过1万立方米的取水企业下达用水计划,用水总量得到较好的控制。积极开展节水标杆示范创建,目前成功创建1家节水标杆酒店、1家节水标杆校园、1家节水标杆小区、2家节水标杆企业。
目前,松阳县工业用水计量率达到%;完成4家重点用水行业企业、家公共机构、5个居民小区节水型载体建设;城市管网漏损率降至9.93%。
庆元县
近年来,庆元县把节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深入推进各项节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庆元县全面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重点围绕用水总量控制、用水定额管理、计划用水管理、用水计量、水资源费征缴等方面严格规范用水行为,狠抓各项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
积极推进节水载体创建,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其中工业节水典型有浙江贝斯特软化板有限公司等。该企业高度重视用水管理,制定了用水管理相关制度,设置了专职管理人员,计量台账较为完善,构建了较为系统的节水管理体系。
景宁畲族自治县
近年来,景宁畲族自治县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相协调。景宁畲族自治县积极推进节水型载体建设,目前全县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占现有行政机关单位的77%;节水型小区建成率达到16.7%;完成2个省级节水标杆单位创建。持续做好市政供水管网维护提升,全县城镇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加强用水计量设施安装,工业用水计量率达到%,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超过60%。积极推进再生水利用,利用率达到15.03%。龙泉市
自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来,龙泉市结合山区县用水结构和特点,创新节水理念,转变节水方式,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并强化水质保护。龙泉市明确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目标,全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全面推进计划用水,促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严控用水总量,严管用水强度。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来,龙泉市通过一系列改革工作,实现了各项用水指标的优化提升。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