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历史
不
忘
初
心
牢
记
使
命
(九)
泰顺县与闽东的寿宁、福安、柘荣(原属霞浦)、福鼎四县(市)相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东地区在党的领导下,继中央苏区之后较早地发动了武装暴动,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并实行土地革命。年中共闽东党组织从福安、柘荣、福鼎三个方向向泰顺发展,逐步在泰顺县西部和西南部开辟新的苏维埃区域。泰顺这块红色区域在闽东苏区遭受国民党军的进攻时,成为闽东特委的可靠后方;在当时南方革命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时,坚持了可歌可泣的三年游击战争。它是闽东苏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冬以前,闽东党组织已陆续在泰顺发展了一些党员和支部组织。特别是年5月中共霞鼎泰县委建立时,在泰顺境内建立了中共泰南区委(又称排头区委或第二区委)。泰南区委的成立使泰顺开始以一小块地区,一个小的党组织整体加入闽东革命的行列。年12月,中共福寿县委含溪区委又从寿宁方向进入洲岭、垟溪等乡,先后建立了马迹岭、长僻、岩坑等9个党支部。不久,闽东临时特委再次派王陶生来到泰顺罗阳镇横岗村,举办了一期工作团训练班,时间为21天,齐国雷等10多人参加了训练班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研究讨论怎样抓土豪筹财政、怎样发展党员、怎样发展群众组织、怎样支援红军等。年4月初,洲岭、垟溪一带的党员集中在洲岭乡青潭渡(与福安交界处)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共泰南区委(又称岩坑区委),书记曾呈国。(此泰南区委隶属于中共福寿县委领导,与霞鼎泰县的泰南区委是不同的组织。)几天后,中共泰东区委在洲岭乡上庄村杨梅垄岗成立,书记叶江炽;中共泰城区委在罗阳镇岭头村上坡自然村齐国焕家成立,书记胡炳臣。以上三个区委的建立,大大加强了中共福寿县委的革命力量。
在成立泰南、泰东、泰城区委的同时,福寿县苏维埃政府在泰顺境内建立了泰南(岩坑)、泰东、泰城3个区苏维埃政府。其中:泰南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廖明显,下设山坪、万福青、太阳、双兜垟、山坪、岭坪、横头、可垟山等8个乡苏维埃政府,管辖今垟溪乡、洲岭乡南部、南院乡东南部等地。泰东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魏朝金,下设岭上塆、寮下垟、棠三下3个乡苏维埃政府,管辖今洲岭乡西北部、南院乡大部、罗阳镇交垟西南部等地。泰城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叶圣苗,下设横岗和黄南两个乡苏维埃政府,管辖今罗阳镇的横岗村、岭头村及百丈镇的南坑垟村一带。
年8月30日,闽东红军第四团会同寿泰县泰东区游击队,从寿宁县甲坑出发,进入泰顺县的南院乡毛垟村,攻打国民党前乡长毛庆托的两座私碉。战斗开始后,当地的革命群众纷纷跑到周围的山岗上呐喊助威。在敌碉久攻不下的关键时刻,有几名游击队员用浸湿的棉被盖在八仙桌上,顶着八仙桌抵挡敌人的子弹,冲上去搬来柴火放在碉堡门上点燃。这时,大火顺着风势无意中烧着了碉堡旁的民房。民房起火后,熊熊的火焰引发了碉堡中的弹药爆炸。敌人被迫举手投降。战斗结束后,革命群众分掉毛庆托的粮食和财物,还拆毁保长毛期招的碉堡。同日,泰东区游击队乘胜焚毁了彭畲、下竹坪、上棠坪、下棠坪、大丘面等地7座碉堡。9月,红军游击队又摧毁富家垟、垟边、余坑、竹坪、垟望等地公私碉8座。连同七八月份,共计摧毁敌碉28座,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在寿宁泰顺边境设立的封锁线。当年的国民党《泰顺匪灾日记》中也记述:“所谓边防碉堡线破坏无遗,实为泰顺遭灾最重大事件。”从反面证实了此时红军游击队摧毁碉堡封锁线的功绩。
同月(年8月),中共闽东特委在柘荣县堵坪召开会议,决定以泰顺西部、中部地区的党组织为基础成立中共寿泰县委,任命王陶生为县委书记(年1月书记一职由缪洪生接任,年11月缪牺牲后又由王陶生继任县委书记)。中共福寿县委在泰顺境内的泰东、泰城区委划归中共寿泰县委领导。从此,泰顺境内第一次出现了党的县级领导机构。寿泰县委成立后,原坚持在泰南区开展工作的部分福寿县委干部,如范振辉、许威等人,开始向泰顺县西北部地区(岭北乡一带)活动,开辟建立了中共上北区委,书记龚应云,归属中共寿泰景庆县委领导。
这时,中共寿泰县委的中心活动区域泰城区也在竭力扩展自己的地盘,将部分干部抽调到百丈镇南坑垟村一带活动。年11月,中共南坑垟区委成立,书记夏起纯。
在中共寿泰县委成立的同时,也成立了寿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缪科弟。原属福寿县的泰东、泰城两区苏维埃政府划归寿泰县。
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闽东鼎平独立团和中共鼎平县委的一些干部进入泰顺的东南部地区,建立了横跨福鼎、泰顺两县的中共鼎泰区委,书记郑丹甫。12月该区委划归中共瑞平泰县委。
同年11月,寿泰县泰城区又在百丈镇南坑垟村一带建立了南坑垟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夏君明,下设南吴、黄垟、朱岭3个乡政府,管辖今百丈镇的大部分地域。此外,还在今雅阳镇南部成立了寿泰县第四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何克董,未发展基层政权。今岭北乡一带也出现了苏维埃政权组织。
另外,闽东在泰顺开辟的这块根据地内,在成立党政组织的同时,一般都配套组建武装组织,以武装斗争保卫根据地。当时闽东方面在泰顺活动的武装部队主要有闽东独立师第四、五团,霞鼎泰县独立营、福寿县独立营、寿泰景庆县游击队,以及在泰顺境内组建的寿泰县游击队和各区游击队。不脱产的农民自卫武装,如赤卫队等也积极配合红军部队和地方游击队作战。
浙南人民革命委员会成立旧址(福鼎排头村
综上所述,中共寿泰县委是闽东特委在泰顺境内的主要领导机构,其下辖3个区委,6个党支部,计有党员68人;中共福寿县委泰南区委下辖8个党支部,45名党员;中共霞鼎泰县委泰南区委下辖4个党支部,26名党员;中共寿泰景庆县委上北区委在泰顺境内有两个党支部,22名党员。泰顺境内这块苏维埃区域,基本上是在闽东苏区遭到国民党军的破坏后发展起来的。苏区内的大部分群众都积极投身到土地革命的洪流之中。
闽东特委之所以能迅速地在泰顺开辟出一块苏区,除自然条件和群众基础好、地方国民党势力薄弱等原因外,红军挺进师在泰顺的活动是重要依托。原中共闽东特委书记叶飞曾这样评价这块根据地:“它使闽东党和红军的有生力量不仅保存下来,而且得到发展。闽东红军和游击队不但向泰顺境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进行游击战,发展组织,建立政权,同时还以泰顺为跳板向庆元、景宁、龙泉等地发展。寿宁和泰顺都是闽东党和红军的可靠大后方,所起的作用是很明显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个是掩护作用,另一个是进攻作用。这些地区的人民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忠心耿耿地跟着共产党,为解放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