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诚流水辞廊桥蕴含的力量和世间每个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一点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250402/h5vd0hk.html

天目新闻见习记者应璐洋

近日,周华诚散文作品《流水辞》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以散文化、故事化的手法,从造桥人、守桥人、说桥人、访桥人、桥乡人等不同角度,描绘了文物、交通、民俗、技艺、宗教等不同维度的廊桥,全面、艺术地呈现了廊桥的人文特性。

“珍贵的古物蕴含力量,其实跟世间每个人有关。”2月9日,天目新闻记者和作家周华诚聊了聊这本书,以及背后的创作故事。

《流水辞》浙江文艺出版社供图

“每个被廊桥改变的人生”

《流水辞》写的不仅仅是廊桥,更是和廊桥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们。

在下笔之前,周华诚买来五六十本市面上关于“桥”的书,也在网上找到了不少材料。

泰顺的三十余座古廊桥,记者报道过、作家写过、专家解读过,还能写出什么新意呢?如何找到一个好的叙述角度,最是考验作家的功力。

“其实,每一次去廊桥,我都会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周华诚说,“我希望能以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廊桥与人、与自然、与社会周遭之间的关系。其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爱情电影《廊桥遗梦》打动了无数观众,也带火了麦迪逊的廊桥。周华诚相信,中国的廊桥边,也会有打动人心的故事。

每一次走访泰顺,周华诚都会和那里的人聊一聊。“只要挖的够深,几乎每一个泰顺人都能多少讲出一些自己和廊桥的关联。”

被写进文章中的主人公们有些是他偶然间遇见的,比如从沙特回到泰顺县泗溪镇北涧桥旁经营茶馆的九零后桥乡人双贵;有的则是专门拜访,比如木拱廊桥营造技艺传承人董直机和他的徒弟曾家快。

从造桥人、守桥人到说桥人、访桥人、桥乡人,在寻访廊桥故事的过程中,周华诚常常被一些人物和细节所打动。

“如果要给那些细节起一个标题的话,我想可以写‘每个被廊桥改变的人生’。”

其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对因廊桥结缘的夫妻的爱情故事。初次相遇时,他们一个是以宣传廊桥文化为己任的公益性网站——中国廊桥网的创办者,一个是对廊桥文化有浓厚兴趣的新闻记者,因对廊桥共同的爱好走到了一起。

周华诚在泰顺走访。受访者供图

“有了廊桥,就可以去到山水阻隔的对岸了”

在散文集《流水辞》中,“连接”这个关键词贯穿于字里行间。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桥连接了被河水阻隔的两岸,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近了。廊桥,作为桥的一种形式,它的连接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年,围绕泰顺的三条桥,曾发生过一次激烈的冲突。那年,一家水电公司要在三条桥下游一公里处造一座发电站,同时在上游建造水库大坝截断溪流。

“桥因水而生,因水而建,若是桥下无水,三条桥还是桥吗?”在村民和桥梁保护者的抗争下,水电站为三条桥保留了一部分水流。

离开了“连接”的意义,桥难免成了“死桥”。

除了物质层面的连接功能,泰顺的廊桥在精神层面还是一条团结乡民的纽带,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在采访的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廊桥是我们很重要的东西。”周华诚说:“在当下社会,能有一样东西让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都有一种尊重之情,这是非常难得的。廊桥是一个族群共同维护的一个精神上的存在。”

对周华诚个人来说,廊桥两端,也连接着他和故事中的每个人物。正是因为要写廊桥,他才会去寻访这些和廊桥有关的人们,才会被那些故事打动。“太有意思了。”周华诚感慨这段奇妙的缘分。

此外,廊桥的连接意义还可以是国际层面的。前两天,温州肯恩大学的一位孟老师找到周华诚,商谈《流水辞》英文版的翻译事宜。当这些有温度、有生命的故事走向海外时,廊桥就会成为联通各国人民心灵的纽带。

周华诚在泰顺采访。受访者供图

“古物的故事,我还没写过瘾”

写下《流水辞》的周华诚,既是作家,也是农民。七八年前,周华诚从新闻单位辞掉了媒体人的工作,回到老家种水稻,并成为“父亲的水稻田”项目发起人。

同时,他钟情于写作农耕、江南生活美学主题的作品,出版了相关散文集20余部。曾获三毛散文奖、草原文学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中国百本自然好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这一次,他来到“千桥之乡”泰顺,书写廊桥的故事。

周华诚很享受落笔前的采访过程,他说:“那是一种行旅中的感受: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跟陌生的人聊天。此时你的心完全被打开,接受外界给你的所有信息。这个过程特别美好。”

而写作却不仅仅是材料的堆砌,“基于现实题材的散文写作的难点在于,如何将收集到的纷繁的线索呈现出来。”周华诚说。

在做了很多尝试后,他选择了一种多线并进、交叉叙事的方式:三五个人物,他们有各自的故事线,然后在某个时间点交汇。这种叙述方式更常见于小说当中,将这种写作方式带入散文,不失为一个好的探索。

继书写遗址保护工作的《德寿宫八百年》和书写廊桥文化的《流水辞》后,未来,周华诚还将继续书写文物的故事。

“我们的大地上有很多珍贵的事物,很美,很重要,对它的深层的凝视,却远远不够。”周华诚说,“未来,我希望还能够继续书写这些古物的故事,我们还有很多故事值得去讲述。这类题材,我还没有写过瘾。”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shunzx.com/tsls/13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