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都督府观测所,日俄战争期间,日本政府为了战争需要,指示日本中央气象台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地区设立气象观测站点。年8月,日本中央气象台在大连青泥洼设立第六临时观测所。日俄战争结束后,年8月,原属日本中央气象台的战时临时观测所、观测支所移交关东都督府管辖,改称测候所、测候支所。年,日本政府以第号敕令施行关东都督府观测所体制,大连测候所改称关东都督府观测所(也称大连观测所),是日本在东北地区的从事气象活动的中心机构。年4月,改称关东厅观测所。其多次易址,最后迁至大连若草山(今南山)山顶新址(年7月建成)。年观测所升格为气象台。
(明治三十七年九月七日开始青泥洼乃木町二丁目)
(明治三十七年十月十三日转移青泥洼海军防备队构内)
(明治四十年一月一日转移大连寺儿沟)
(从今大连电视台绿山上向东俯瞰,左侧是春日小学校,中间远处还有东本愿寺关东别院,右上角是关东都督府观测所。)
(大正七年一月一日转移大连市南山顶)
(关东都督府观测所和配置图)
(关东都督府观测所平面图)
(大连报时用无线电信受信机)
(大连报时信号时计并报时信号装置)
(大连报时信号装置回线图观测所、信号所内装置)
日本关东厅所属台站除旅顺支所外,每日观测6次,观测时间为东经o地方标准时的02、06、10、14、18、22时,22时为日界。主要观测气象要素有气压、气温、湿度、水汽张力、风向风速、降水量、蒸发量、积雪深度、云量、日照、地温(0.0、0.1、0.2、0.3、0.5、1.0、2.0、3.0、4.0、5.0m)以及天气现象等。
大连盘城町洋行
(年,大连盘城町上的一家洋行店改筑摄影)
大连汽船株式会社,旧址位于今中山区人民路72号和74号。年1月8日,“满铁”出资50万元兴建大连汽船株式会社,同年2月10日开始营业,当时所在建筑(附楼,人民路74号)为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平方米,山墙开大窗,屋顶突出小塔,具有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现为大连微美外貌医疗美容)。年,资本金达到为万元。年,有船舶15艘、3.5万吨。年,资本金骤增到万元,拥有轮船7.2万吨,并接管“满铁”在上海的码头,兼营天津、安东、上海的仓库业。年,资本金猛增到万元。年9月26日,兼并了满洲船渠株式会社(详见:大连旧影-大连川崎造船所),资本金达到万元。
(大连汽船株式会社标志)
(早期的大连山县通和大连汽船株式会社(图中右侧建筑))
(大连汽船株式会社早期的建筑,图片来自新浪好友“清流一叶”的博客!)
(位于今人民路74号的大连汽船株式会社早期办公楼(附楼)旧址。年5月1日拍摄。)
年11月,大连汽船株式会社新办公楼(主楼,人民路72号)竣工,新楼位于旧楼的西侧,地上4层,地下1层,钢混结构,建筑面积平方米,为现代建筑(解放后,两次加接增至7层,现为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办公楼)。之后原旧楼成为山下汽船株式会社大连支店的办公楼。年时,除大连的基地之外,在上海、青岛、天津和日本神户设有支店,在安东、营口、香港、台北、高雄分别设办事处,拥有船舶18艘、16.6万吨,租船6艘、1.7万吨,当年上半年输送旅客13.1万人次,运输货物.2万吨。同时经营大连到上海、大连到安东、天津到烟台、青岛到上海、大连到龙口、大连到神户、大连经名古屋到横滨、大连到新、大连到台湾9条定期航线和其他不定期航线。作为大连日资骨干企业的“大汽”,年经营抚顺优质煤炭,年运煤量增到.8万吨。
(伪满时期的两张山县通照片,图中右侧的两栋建筑即为大连汽船株式会社的主楼和附楼。)
(大连汽船株式会社旧影)
(大连汽船株式会社的商工信息)
(大连汽船株式会社河北丸号轮船)
(大连汽船株式会社天潮丸号轮船)
(大连汽船株式会社奉天丸号轮船)
(位于今人民路72号的大连汽船株式会社(主楼)旧址。年5月1日拍摄。)
(上个世纪90年代时的大连人民路和大连汽船株式会社旧址)
(年10月8日,大连人民路和大连汽船株式会社旧址)
大连汽船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大汽”)作为满铁的子公司,俯首贴耳为满铁服务,极力支持日本国内大的海运企业插足大连海运,垄断大连海运市场,大肆进行资源掠夺,为日本侵华战争提供大量的军需品和资金支持。“大汽”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证,保留“大汽”旧址对研究日本侵入大连航运史有一定的价值。年,大连汽船株式会社旧址成为大连市第二批重点保护建筑。
大连成发东(贸易公司),旧址位于大连市中山区三八广场8号。该建筑由日本人宗像金吾出资建于年前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原为地上三层,后增建二层。现为中国平安银行大连港湾支行。
(大连成发东旧影)
(今中国平安银行大连港湾支行,原“大连成发东”旧址。)
北海道制酪贩卖联合会大连事务所,旧址位于今大连市中山区友好街与福泉街交汇处。关于大连事务所的其他信息不详。
据资料记载:日本北海道制酪贩卖组合,年成立,开始制造黄油。年改组为北海道制酪贩卖组合联合会,确定"雪印"商标。年开始自造贩卖冰激淋。年开始生产贩卖奶酪。年开始生产贩卖麦淇灵。1年与同业种的其他企业合并,改组为北海道兴农公社。7年改组为北海道酪农协同股份公司。年"北海道黄油"被分割出去。成立“雪印乳业”。年雪印八云工厂脱脂奶粉中毒事件。年合并clover乳业。年大阪工厂低脂肪牛奶中毒事件(雪印集团食物中毒事件)(破产危机)。年以后,在其他公司的支援下,开始事业分割重组。年成立AQLIFoods(冷冻食品业,现在被其他公司合并)。年成立LotteSnow(冰激淋事业。被Lotte公司收购)。年成立NipponMilkCo.munityCo.,Ltd.。(与明治乳业、森永乳业的合作公司。负责生产黄油和奶酪)。
(北海道制酪贩卖联合会大连事务所旧影)
(今位于大连市中山区友好街与福泉街交汇处的原"北海道制酪贩卖联合会大连事务所"旧址)
大连川崎造船所,原址位于大连滨町40番地(今西岗区沿海街,现为大连造船厂)。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本人经营的股份制修船厂。年9月28日,沙俄开始动工兴建大连港和大连轮船修理工厂。年底,轮船修理工厂建设初具规模,有0吨级的小船坞一座和机械、铜工、锻造车间及发电所,雇佣工人人。日俄战争爆发后,沙俄撤退时,将大连的码头、船坞、修船厂、发电所全部毁坏。年4月,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接管了大连轮船修理工厂,作为大连铁工厂的附属厂。一年后租给神户川崎造船所,更名为川崎船所大连出张所,以修船为主,兼造小型汽船。
(日俄战争后期拍摄的大连轮船修理工厂船渠)
(年时的大连南满铁道船渠,图片来自新浪去伪存真的博客!)
(大连原海军船渠)
(大连川崎造船所)
(大连川崎造船所,此图来自新浪网友oldpostcard的博客。)
(株式会社川崎造船所大連出張所船渠)
(川崎造船所大连出张所的广告信息)
年4月,满铁收回川崎造船所大连出张所,创建满洲船渠株式会社,除修船外还修理陆用机械,生产有所发展,至年,工厂增至人,机械设备台,动力设备千瓦,年生产总值万日元。
年9月,大连汽船株式会社(详见:大连旧影-大连汽船株式会社)吞并了满洲船渠株式会社。由于扩军备战,这时期主要经营修船、造船、车辆生产、陆用机械的制作和修理。平均年生产总值为万日元。
(大连满洲船渠株式会社船渠,此图片来自新浪网友“去伪存真”的博客,感谢!)
年“七七”事变以后,为适应全面侵华战争的需要,满铁成立了大连船渠铁工株式会社,关东军指令,以生产军用车辆为主。后来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生产转向军用运输船只。这时期共建造0吨级标准船2只,4吨级标准船3只,吨级战时标准船1只,吨级战时标准船6只。年改组为大连船渠铁工株式会社。该厂主要从事船舶的修理和小型船舶的建造,有“小坞”之称(相对于旅顺“大坞”而言)。
在战争的刺激下,4年下半年生产总值突破万日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这七年中,大连船渠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扩建,至日本战败投降时,生产规模发展到有5个部、12个课、12个工厂、50多个车间、0余名职工,拥有吨级船台3座,吨级和吨级船坞各1座,旱坞和栈桥各1座,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厂房和其他建筑物栋,固定资产总值万日元,财产总额为万日元,年造船能力2万吨,修船10万吨,年产值0万日元。
(伪满时期的大连汽船株式会社船渠)
年1月1日,中国政府决定将工厂改由我国独立经营,定名为“国营大连造船公司”。年6月1日,工厂更名为“大连造船厂”。年7月1日,大连船用柴油机厂、大连船用阀门厂、大连船用推进器厂从大连造船厂整体划出,独立经营。年8月18日,按上级要求,大连造船厂新老两区进行了分建,大连造船新厂正式成立。
年8月18日,大连造船新厂改制为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年4月29日,大连造船厂改制为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年12月9日,根据国务院国防科工委、国资委和中船重工集团的决定,共同构筑了中国造船工业“半壁江山”的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和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降本增效、做强做大”的“十六”字方针为指导,进行整合重组建立了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大连支店,年设立,当时地址位于近江町20番地(今友好广场南面的友好路),年迁至山县通2番地(今中山广场6号)。主要从事不动产和企业金融业务,兼营果园开发、畜产事业、棉花栽培、水田开垦、盐田开拓等业务,成为当时与正金银行、朝鲜银行鼎足而立的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中枢金融机构。
(早期位于近江町20番地的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大连支店,此图来自新浪好友清流一叶的博客。)
(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大连支店标志)
中山广场6号新楼于年8月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6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平方米,由日本设计师宗像主一设计,新古典风格。这座建筑在当时是一个开放式写字楼,不仅有东洋拓植大连支店,花旗银行,三井银行,第一银行等的大连支店都在这里设立办公场所,地下室甚至提供餐饮服务。
(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大连支店旧影)
(今位于大连市中山广场6号的原“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大连支店”旧址)
东洋拓殖株式会社是建国前中山广场兴起的最后一栋建筑,建成九年后,日本人持续四十年的殖民占领终结,大连迎来了解放。~年,中共旅大市委由中山区同兴街25号迁至该楼办公。后为旅大市人民政府部分局、委、办的办公楼。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年随同中山广场等其它8栋建筑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国保文物单位,并于年成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现为交通银行大连分行。
大连樫村洋行,原址位于浪速町四丁目番地(今天津街与友好路交汇处西南)。由日本人浅田保氏于日俄战争结束后创建,以经营相机为主。日本战败后停业,店主浅田新之助回到日本重新建起了店铺,总公司设在东京神田,以后在日本全国各地建起了16个支店,占据行业首位。
(大连樫村洋行旧影)
(大连樫村洋行的商工信息)
大连牛乳加工工场
大连日本盐业株式会社,旧址位于今大连市三八广场6号。该会社成立于年6月,早时称“日本关东州盐业株式会社”,隶属关东州殖产课。该会社在双岛湾、七顶山、普兰店、貔子窝、交流岛共设5个出张所。截止4年,经营盐田面积达公顷。现建筑为海军招待所。
(大连日本盐业株式会社旧影)
(位于今大连市三八广场6号的原"大连日本盐业株式会社"旧址)
大连起业仓库,由日本人小岛鉦太郎于明治四十三年(年)初创建立。共有仓库22栋,同时代办保险,其事务所原址位于山县通(今人民路)。
(大连起业仓库旧影)
(大连起业仓库的商工信息)
满洲制麻株式会社,原址位于今大连市西岗区长江路-2号。年5月日本商人安田在大连创立,年2月正式投产,年产麻袋万条。年年产能力0万条。为东北地区第一家现代麻纺织企业。现为大连麻纺织厂。
(大连洲制麻株式会社旧影)
大连窑业株式会社,原址位于大连荣町(今通江街)2番地。其前身为年创办的“南满洲窑业试验工厂”。大正十四年(年)七月十五日,由满铁和日本旭硝子会社共同出资创办“大连窑业株式会社”。本社在日本,大连设工厂。5年9月被苏军接管。7年5月,苏军将大连窑业和大华窑业合并,移交中苏合营远东电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远电),改为远东电业砖业工厂。现已拆除。
(大连窑业株式会社旧影)
(日文书籍上关于大连窑业株式会社的部分介绍)
(大连窑业株式会社的商工信息)
大连小野田洋灰株式会社,又称“滿洲小野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原址位于大连市泡崖子(今泡崖街1号)。始建于年5月,年竣工投产,生产能力3万吨,销往东北、华南、日本及东南亚,为当时中国第二家水泥生产工厂。年,年生产量达到了3.28万吨,其中百分之四十三运往朝鲜、台湾、中国各地和东南亚各地。年,工厂扩建,生产能力达13.6万吨。年,工厂二次扩建,生产能力达25万吨。
(大连小野田洋灰株式会社旧影)
5年,日本战败,苏军对工厂实行军管。7年改为中苏合营,厂名变为“远东电业洋灰工厂”。年,工厂隶属于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建筑材料工业管理局,厂名变更为“第七水泥厂”。年,工厂归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建筑材料工业管理局领导。年6月6日,工厂归中央人民政府建筑材料工业部领导,厂名改为“大连水泥厂”。年,工厂归辽宁省建设厅领导。年,工厂归国家建筑工程部领导。年,工厂正式启用“海鸥”牌商标。年,工厂下放归旅大市基建局领导。年,工厂归属大连市建筑材料工业局领导。
年7月,实行公司制,更名大连水泥集团公司。年因实施债转股,成立大连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年,大连水泥厂搬迁改造异地新建日产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2年8月开工,年3月点火试运行。
满洲石油株式会社大连制油所,简称“满石”,原址位于大连市海猫屯(今甘井子区山中街1号)。年成立,由三井物产、三菱矿业、小仓石油、日本石油等财团与当时的伪满洲国联合投资万日元,后来投资剧增到万日元。年2月正式投产,最初设计原油加工能力为每年15万吨,实际每年加工原油5万吨左右。产品有汽油、煤油、柴油、沥青。后经三次扩建,相继建立了热裂化、平炼焦、润滑油等装置。原油主要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进口,其原油品种和加工量在国内炼油厂中都名列前茅。2年,该厂生产额已达万日元。各种炼油装置的技术操作全由日本人操纵,中国人全部从事土木建筑、运油等重体力劳动。
(满洲石油株式会社大连制油所旧影)
(原甘井子山中村(俗称“日本村”,今山中街),当时为满洲石油株式会社大连制油所的“社员住宅街”。建于年1月,面积5万坪。年10月时,野球场(足球)、庭球场(棒球)、武道场、大弓场(射箭)、角力场(摔跤)、足球场等体育设备及满石神祠中心都已建成。图片来自新浪博友“秋日阳光”的博客,感谢!)
(满洲石油株式会社的广告信息)
5年随着日本的战败,工厂被苏联军队接管,成为了“中苏火油股份有限公司”。建国后先后更名为“东北石油七厂”和“中国石油工业部大连石油七厂”,年划归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年划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现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
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大连支店,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日资特产贸易商社,本社在日本东京,年5月在大连设出张所,年10月升格为支店,新建店址在山县通番地(今中山区人民路与职工街交汇处南凯美大厦址)。主要经营向日本输出的满洲特产,兼营欧洲输出,以及物品销售、制材、运输、造船等。该支店总辖设在牛庄、奉天(今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的出张所。
(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早期的建筑)
(位于山县通番地的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大连支店。以上三张图片来自新浪好友“清流一叶”的博客,感谢!)
(图为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大连支店办公楼及初任支店长上谷库平。)
(大连山县通旧影,图中左一建筑即为“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大连支店”。)
(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大连支店事务所及仓库旧影)
(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大连支店的广告信息)
满洲明治牧场
(大连满洲明治牧场旧影)
满洲大豆工业株式会社,原址位于大连市寺儿沟14番地(今寺儿沟华乐街东海明珠城、海景园住宅小区附近),昭和九年(4年)七月二十三日设立,资本金万元,其中满铁出资75万元,铃木商店10万元,日本食料工业株式会社50万元,三井物产株式会社5万元,三菱商事株式会社5万元,丰年制油株式会社5万元。主要从事大豆制品及附属品的制造与贩卖。
(大连大豆工业株式会社工场旧影)
(满洲大豆工业株式会社的商工信息)
大连原田商事株式会社(原田组),旧址位于大连山县通二十一番地(今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路10号、人民路与同兴街交汇处)。其前身为明治三十五年(年)创立的日本原田商会,日俄战争后进入中国东北,并设立大连本店、奉天支店、新京支店、北支营业所,投资新建抚顺精机工业株式会社、满洲亚铅镀株式会社等等。现为天天渔港人民路店。
(大连原田商事株式会社旧影)
(大连原田商事株式会社(原田组)建筑近景,此图片来自新浪博友“清流一叶”的博客,感谢!)
(大连山县通旧影,图中左二建筑即为“大连原田商事株式会社”。)
(原田商事株式会社的商工信息)
(位于今今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路10号的原“大连原田商事株式会社”旧址)
大连政记轮船公司,原址位于今大连市中山区长江路与修竹街交汇处西南角,年拆除。年,旅顺人张本政在烟台成立“政记轮船公司”,开始经营海运业务。年8月,与其弟张本财合资成立“政记轮船合资无限公司”,并在大连设分公司。年4月,改组为“政记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张本政为终身董事及总理,总公司仍设在烟台,但主要业务在大连。至年前后,政记公司进入鼎盛时期,共有轮船23艘,吨数为63吨。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海轮以增加至28艘。在安东、大连、天津、龙口、青岛、上海、香港等地设立分公司,航运范围遍布全国沿海,远达海参崴、曼谷、新加坡、日本、朝鲜、越南、爪哇、菲律宾等地。
(大连政记轮船公司旧影)
(位于东乡町(上下,今修竹街)与监部通(左右,今长江路)交汇处的大连政记轮船公司(图右))
(原“大连政记轮船公司”旧址,年拆除。此图片来自网易“yanagi”的博客。)
在日本侵华期间,张本政与政记轮船公司为日军运送军火、物资,筹集款项,并未日本帝国主义摇旗呐喊。5年日本投降后,政记轮船公司也随同日本侵华的失败而彻底衰败。张本政本人也于年被人民政府判处死刑。
大连政记铁工厂,年由“大连政记轮船公司”
(或为公司终身董事及总理张本政)投资和经营。
(大连政记铁工厂旧影)
丰年制油株式会社大连支店,年满铁中央试验所研制出了罐组浸出榨油法,并创办丰年制油株式会社,依据挥发法提取豆油。社长为木冈丰喜氏,大连支店办公地点位于山县通(今人民路)2番地东拓大厦(详见:大连旧影-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大连支店)内,工场位于汐见町(今春海街)13番地。4年,丰年制油株式会社出资5万元,入股满洲大豆工业株式会社。
(豊年製油(株)大連工場)
(大连丰年制油株式会社“丰年印撒豆粕”宣传广告,图片来自孔夫子旧书网。)
(丰年制油株式会社大连支店的商工信息)
大连水道事务所(日本南满水道株式会社),原址位于今大连中山广场工商银行后身中国人民银行(中山路支行)址。年成立,是今大连自来水公司的前身。今建筑已拆。
(图中电车右后侧建筑即为“大连水道事务所”)
(上图中的建筑正面旧影)
(此建筑是否为后期原址新建的,待查!!)
东亚烟草株式会社大连贩卖所,原址位于大连市大山通(今上海路)。原为沙俄占领时期的遗留建筑,年拆除,在其原址及北侧地块上建起“中央邮便局”,即今天的中国联通胜利桥营业厅址。
据资料记载:东亚烟草株式会社是日本在伪满洲的代表企业,资本金当时为1万元,在营口、奉天、天津、大连都有制造工厂,产品供应伪满洲及华北地区。从年起吞并哈尔滨老巴夺商会,把奉天、大连、新京(长春)、哈尔滨等伪满洲各地的代理店改称启东烟草股份公司,以求营业情况的刷新。
(东亚烟草株式会社大连贩卖所旧影,图中三层建筑)
(由北向南拍摄,位于大连市大山通(今上海路)与监部通(今长江路)交汇处东侧的东亚烟草株式会社大连贩卖所,前三幅照片中建筑物的北墙上还能看到“东亚烟公司”的字样。)
(在大山通上由南向北拍摄,图中右二三层建筑即为“东亚烟草株式会社大连贩卖所”。)
(年原建筑被拆除,在其原址及北侧地块上建起“中央邮便局”,图中左一建筑,现保存完好。)
满洲水产株式会社,原址位于信浓町2番地东北角(今站前胜利广场东北角位置),是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的前身。年1月由日本殖民当局在大连设立,资本金伍拾万日圆,同时在旅顺设有支店。是满洲水产贩卖的唯一机关。年4月扩展业务,资本金增加壹佰万日圆。社长福田顯四郎、专务取缔役佐治大助、取缔役相生由太郎、高田友吉、山口世基、监查役长平井大次郎。
(满洲水产株式会社旧影,此图片来自新浪好友“清流一叶”的博客!)
(黄海及渤海渔场图)
(满洲水产株式会社的商工信息)
大连郊外土地株式会社,原址位于大连桃源台番地(今中山区桃园街道大辛巷与岭前街交汇处附近)。大正九年(年)三月二十日创立,社长高桥朱兔喜,是当时大连的民间建筑会社。与周水子土地株式会社在老虎滩街道沿途开发建设了大片文化住宅,遍及在桃源台、卧龙台、文化台、平和台、樱花台、鸣鹤台和光风台等。
(大连郊外土地株式会社旧影)
(大连郊外土地株式会社的商工信息)
大连浪华洋行,原址位于大连浪速町51番地(今天津街51号)。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资股份制百货公司,其前身为日资石垣商店,年1月改组为株式会社浪华洋行。主要经营日本和欧美的日杂百货、化妆品和食品,以及与其相关的事业,在当时以出售日产杂货而闻名。
(大连浪华洋行旧影)
(大连浪华洋行的广告信息)
宅合名会社大连支店(宅の店),原址位于大连大山通47番地(今上海路与中和街交汇处西侧)。年以后设立,社长中村敏雄氏。当时是军政署指定的个人食品商店,经营各类烟酒茶、食品等。二层结构的欧式洋楼,当时在大山通上还是比较突出的。现建筑已拆除。
(宅合名会社大连支店的广告信息)
(宅合名会社大连支店旧影,此图片来自新浪博友“清流一叶”的博客,感谢!)
(日本宅合名会社本店、工场、制品,大连和辽阳早期的出张所)
(日本宅合名会社简介)
(大山通旧影,图片由北向南拍摄,图中右侧中间能看到“宅合名会社大连支店”。)
(大山通旧影,图片由南向北拍摄,图中左二建筑即为“宅合名会社大连支店。)
大连福昌公司,原址位于大连市山县通番地(今人民路与益民街交汇处东北角)。年4月日本人相生由太郎(-0)受满铁总裁委托,创立福昌公司,专营码头劳工事务。年在寺儿沟建福昌公司华工收容所(碧山庄),俗称“红房子”(详见:大连旧影-大连寺儿沟苦力部落和碧山庄华工宿舍),同时向土建、建材及房地产等方面扩张。年将码头业务与碧山庄华工收容所移交满铁管理,年将福昌公司改名为华工株式会社。在奉天、新京、哈尔滨、青岛都设有支店。
(大连市山县通福昌公司旧影,第一张照片来自新浪好友“清流一叶”的博客!)
(「満洲写真大観 縮版」(大正11年11月15日 満洲日日新聞社)より『大連の山縣通り』,图中右一建筑即为“大连福昌公司”)
(株式会社福昌公司简介)
(大连福昌公司的商工信息)
(福昌华工会社本社,此图来自新浪好友清流一叶的博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