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则是农村产业兴旺的核心。近年来,筱村镇重点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一主线,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创造性,更大规模地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
1多点开花、精品打造,走出农业产业提升新路子
在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的双向驱动下,筱村镇农业产业多点开花,“一杯茶(葛垟茶场三杯香)、一棵杨梅(筱村精品杨梅)、一篮菜(翁山高山蔬菜)、一斗粬(徐岙底乌衣红粬)”“四个一”产业成效明显,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并以品牌聚集产业要素,坚持精品打造,依托专业合作社和农旅项目,开发了石柱源“白云闲”红茶、杨梅干,翁山高山树莓酒,徐岙底红粬啤酒,筱村公社黄桃、蓝莓、柿子干等系列产品,尤其是粒粒红精品杨梅出口国外、供不应求。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广大农户一块抱团发展的农业产业“新雁阵”初步培育壮大。此外,通过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合作社与农户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等多种模式,形成了培育一个企业、壮大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新格局。
=
2立足优势、品牌引领,走出粮食增产增收新路子
立足农业传统大镇的基础优势和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泰顺县杰出人才吴振我的“老牛党建”品牌优势,筱村镇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集中连片“科学化”管理。每到农耕季节,一支由吴振我带队的党员服务队就活跃在了田间地头,筹备农资、防疫物资,提供技术指导,通过开展集中连片“科学化”管理,年筱村镇实现粮食生产功能区良种、机耕、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与绿色防控融合覆盖率%,水稻机械化收割覆盖率85%。并全面开展水稻高新技术和良种推广、农技培训等,帮助提高粮食生产功能区产量水平。持续打造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省级绿色优质高效千亩水稻示范方、省级生态氮磷拦截沟渠示范点、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
3政社融合、一村一品,走出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
筱村镇以“1条历史街区、2座国保廊桥、3大匠心文化、4大优势产业、5个特色村庄”为主线,在总长9.3公里的“匠心人文”乡村振兴示范带上,把政府投入的示范带建设专项资金与社会资本投入的石柱源智慧生态体验园、开臣璞居精品民宿、墟里徐岙底、筱村公社等项目结合起来,推动生产要素在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农业主体之间的优化配置。坚持示范带上五个村庄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带动龙虾田鱼螃蟹养殖、村集体经济抱团投资、民宿餐饮发展。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农业企业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利用产销对接、示范引导等方式,积极对接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带领低收入农户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此外,通过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众筹农业、品牌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留得住乡愁,留得住游客,富得起群众”的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未来可期。
点击下角发表
▍来源:筱村镇
▍小编:XLF
▍审核:张晖
泰顺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全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