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
是城市气质和人文历史的重要代表
不同的街镇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色彩个性
也映照出不同的历史文化!
优美而独特的“街镇色彩”
不仅会让居住在此的人们感到骄傲与自豪
也会让外来者恋恋不忘!
如果你想知道
我大福清的城市色调是什么样子的呢?
就跟小微一起来看看吧!
音西·金属银
音西地处城市新区轴心,脱胎于原音西镇,一个以房地产为龙头,金融服务业、餐饮业、批零业及其他服务业并驾齐驱的多元化三产结构正逐渐形成。
它的节奏是迅捷的,脚步是匆忙的,它是这座城市心脏,用金属银代表色做音西街道的比喻是最为恰当。
阳下·坚毅灰
阳下儿女领改革开放之先,是福清名副其实的“北大门”,它还是一座“英雄城”,阳下漈头村是福清最早的红土地,被誉为福清革命的摇篮。
历经岁月洗礼,阳下保留抗日战争革命遗址多处,福清市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陈炳奎烈士陵园、余长钺烈士陵园等。灰色,正如福清这座城市,其厚重的历史感也浸透了每一寸土地。
玉屏·鲜红色
玉屏街道地处福清城区中心,以红色来代表玉屏是当之无愧的,它不仅是福清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福清的商贸、金融中心。
红色代表着热烈、奔放、激情、斗志,玉屏在着力做大做强商贸经济、楼宇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主动融入元洪投资区,打造飞地工业园。
龙江·汽车银
龙江街道地处福清市区南大门,是福清的“汽车城”,因龙江干流贯穿全境而得名,在交通区位方面有着独具特色的优势,车水马龙的福清汽车南站和福厦铁路客货站相互呼应,不管去哪都很方便。
汽车银,是龙江显著的特色,暖白和银灰作为背景色,能更好地映衬出龙江的自然山水禀赋和摩登气质。
宏路·工业银
福清的宏路街道工业总量居福清市各街镇前排,同时也是国家级融侨经济开发区中心区和南部片区所在地,福清全市68%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0%以上的规模以上的工业增量出自宏路。
宏路是福厦工业走廊上的一个重点工业卫星街镇。在青山绿水间,这高耸的银灰建筑也成了颇具特色的代表。
龙山·森林绿
龙山街道的成立是福清市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因其辖区内有“龙山公园”而得名。龙山上常有分叉路,或选择阶梯直行而上,或选择环行山腰,走的路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不同。
在从山顶的亭台楼阁上极目远眺,可俯瞰融城全貌,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里满目的绿色也倒应了它的名字,给人清新醒目的感觉。
石竹·清新蓝
石竹街道位于福清城区西大门,石竹街道因其辖区内有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石竹山”而得名,常常成为国内外游客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在福清最美的季节,石竹山这里还有水光天色,绿树成荫,风景别致。石竹山蓝天熠熠、白云朵朵、水天一色、微风拂面…这是仅属于福清的“清新蓝”。
龙田镇·历史棕
龙田镇位于福清市龙高半岛中部,与海口、江镜、港头接壤。旧名“牛田”,源于南宋时蒙古族铁骑南下,江浙一带平民为逃避战祸迁居龙田,为南宋朝廷牧马放牛,逐渐形成集镇,故得此名,解放后改名为“龙田”。
龙田应该就是这层次分明的棕色了,既能体现它简洁典雅的城市特质,又契合了地理环境和历史文脉。
海口镇·水墨色
提起福清,第一印象就是“五大古镇”之一的海口。它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历代人才辈出,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海口名胜有瑞峰寺、东岳庙、瑞岩寺、通江门等古建筑;始建于宋代至今保存完好的龙江古桥,素有“江南第一佛”之誉的瑞岩弥勒佛石像,“唐宋元明清”中的宋桥元佛皆在海口。海口古朴幽深的气质,宛如大师笔下的水墨山水画。
渔溪镇·谷物金
渔溪素以“文化乡”著称,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化积淀。渔溪镇物产丰富,农业、林业、果蔬、畜牧、水产五业兴旺,是福州市“菜蓝子”基地之一,特别是渔溪龙眼名闻海内外,尤得市民青睐。
以金黄色做榆树的代表色最为恰当。金黄色饱满、丰盈,象征着丰收的喜悦,也是对这片土地最诚挚的期盼。
城头镇·七彩蓝
交通便捷,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实现了村村有水泥路,高等级海城交通公路贯穿全境,直通长乐国际机场。依托元洪码头、元洪投资区,实行区镇互动,按照“一线两园”主体思路。
在海城路沿线以新街为界,以东重点发展以粮食、油脂、饲料为主的食品园区,以西重点发展以纺织、玻璃、金属为主的轻工园区。索性称这种颜色叫“七彩蓝”,是城头镇特有的色彩。
南岭镇·黑白灰
南岭食菜厝被纳入中国传统村落行列的食菜厝,当地人俗称“十扇厝”。是座建于清嘉庆年间的陈氏古寨堡,在福清南岭镇大山村,与附近的卢厝楼、高厝楼组成食菜厝自然村。
黑白是南岭的情调,它是这座古城积淀深厚的文化内蕴,它是于黑白色中坚守的文化骨骼。
江镜镇·革命红
江镜镇万亩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为酒店洋、江镜洋和谢塘洋三大园区,总面积亩。发展江镜特色工业,扶持现有企业做强做大,对接延伸农业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江境泰山寺、聚福堂是革命根据地,具有革命光荣革命历史。红色文化是江镜最大的品牌、最靓的名片。
三山镇·银白色
三山工业富镇的步伐越迈越快。紧紧抓住福清核电、风电项目在三山落地的大好时机,打造三山能源产业基地,带动三山工业小区项目集聚,简直可以说得上是“福清小荷兰”,用银白色代表三山一点也不为过,三山的工业,值得骄傲。
一都镇·淡黄色
一都,水果重镇,山区气候特征明显,雾多昼夜温差大,适合水果生产,是福州市名优水果示范基地,主要水果品种有枇杷、青梅、脐橙、水蜜桃、杮子、黑李等品种。
在一都镇,特别是以“果大、色艳、肉厚、汁多、味美”享誉国内外的福建省名牌农产品“融都枇杷”是一都人引以为傲的特产,颗颗淡黄饱满的枇杷,让你跃跃欲试。
高山·花生红
高山镇地处福清市龙高半岛南端,坐落在万底山上,因地势高而得名。千年古镇高山自古是福清龙高半岛重要的商贸集散地,素有“高山市”之美誉。
加之民风淳朴,民俗文化繁荣多样,历来蜚声海内外。高山人热情好客,高山镇蓬勃有生机,用花生的红来象征最恰当。
沙埔镇·海洋蓝
沙埔原名华埔,后因村东海湾有一片沙滩而易名。沙埔镇拥有海洋资源优势,沙浦的目屿岛是福清重要旅游地。全镇有21个村临海,海域总面积7万多亩,是耕地面积的近3倍。
目屿岛,隔离了吵杂,远离了世俗,静谧的出奇。除了脚步声,偶尔的虫鸣声外,万籁俱静,一切是那么原始。
新厝镇·火焰色
立足于闽都文化与莆仙文化的交汇共融的优势,紧紧依托春节、元宵、中秋、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其中,表演类以“元宵社火”最为热闹。燃篝火、伡鼓、腰鼓表演,弄五兽闹元宵和送福厝等活动,全面展示了新厝镇元宵节传统民俗风貌,用火焰色代表新厝独特的文化现象,成为了大多数人心中属于新厝镇绽放文化的色彩。
港头镇·面条黄
改革开放大潮中,港头人立足于资源优势,致力于软环境建设,“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方针,经济总量不断扩张,综合经济实力逐年增强。在港头有一道特色风味,就是大名鼎鼎的港头焖面。
劲道的面条,爽口的汤汁,精选的配料,多种海鲜的搭配让营养与口感交错相融。要想寻求最正宗的焖面就得去港头,港头焖面是港头镇代表性美食,所以用面条黄最能代表港头最原始的味蕾寄托。
上迳镇·砖红色
上迳历史上人才辈出,明万历年间一代忠谏名臣林汝翥就是其中的杰出人物。上迳镇名胜古迹甚丰,如今仍保存较为完好的有上迳村蹑云桥、鳌江宝塔、油塘村黄有才提督墓等3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迳是静谧的,依旧保存着二十余座明清红砖古厝,墙壁斑斑,藤萝缠绕,时光冉冉,岁月无声。这些“古厝”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依旧挺立至今,就像古厝的红砖,在历史的沉淀中,散发出质朴和静谧。
江阴·海蛎灰
江阴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江阴半岛,三面环海。沿海的村庄靠海吃海,以海为生。在这里,养殖海蛎充分彰显了江阴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的可贵品质,尽管这是为生活所迫。
所以,一提起江阴让我们想到的不仅是江阴码头,还有属于福清江阴独特的海蛎煎、海蛎炸、海蛎豆腐焖、海蛎豆腐汤美食。
东瀚镇·古城青
东瀚镇,原名东限,俗称瀚江,为一长条形陆带,由北向南,伸入海域全境丘陵遍布,最高峰东京山,山地面积公顷。海岸线全长68公里,港湾众多。
还有形似葫芦的万安古城,城内石街迤延南北,两旁屋舍俨然,栉比鳞次,古城遗址年被福清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宝物单位。古城之“青”,成为了大多数人心中属于海口的城市色彩。
东张镇·金黄色
福清东张镇,离福清市区不算远,开车的话20来分钟,这里最出名的小吃应该是紫菜饼和杂烩汤。
福清市著名侨乡,许多游子在外打拼,而不管离家还是回家,心里总会念着那口家乡味——光饼(紫菜饼),其色、香、味俱备。“缸饼”在福清所有小吃中,声名最响。福清光饼颜色金黄,固用金黄色代表东张镇。
镜洋镇·茶园绿
福清不缺茶园,缺的是一片可以成为风景的茶园。这片茶园,从航拍的图片来看,茶山有点像长城。
位于国道旁的福清市镜洋镇磨石村,早在年被列为福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上怪石林立,古松参天,自然景观优美。
24个街镇24种颜色
不同颜色的风采融合在一起
才组成了我们秀丽多姿的福清
其实每个街镇的色彩
在不同时间、不同心情
甚至不同人的眼中都是不一样的!
在你的眼中,你所在的街镇是个什么颜色呢?
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
就在留言区告诉小微吧!
文∣游大妈∣福清微城市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商务合作∣小微:(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安全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